纵观今年的火炬事件、anti-CNN事件、抵制家乐福事件、莎朗·斯通事件等一系列令中国人对世界的愤怒汹涌澎湃的事件,可以发现:一些群体总是会轻易地被“民意”所“劫持”。乌合之众的看法是什么,不管理智、正确与否,他们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1、公司企业
  若是惹怒了消费者,企业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像王石这样的冤大头,应该是吸取了沉痛的教训吧。当然,大多数公司还是聪明的,比如当当网之流就迅速将莎朗·斯通的电影撤下货架了。

2、商业网站
  自然,商业网站也是公司企业,但它们也是媒体,所以要把它们单独拎出来。在传统媒体当中,当然也有如《环球时报》那样拼命迎合民粹的报纸,但大多数媒体还是能够保有做出独立判断的空间的。而商业网站则不同,它们不光要通过新闻摆放位置的选择来凸显自己与大多数网民站在一起,还要制造各种诸如网上传火炬、点亮爱国红心之类的作秀活动。这种状况似乎表明:网络媒体是一种更容易被民粹利用的媒体,或者说是一种更没有原则的媒体。

3、明星名人
  一旦有个什么事情出来,总有明星忙不迭地表达意见,诸如坚决反对藏独啦,CNN卡弗蒂不得好死啦,莎朗·斯通是个白痴啦,某个叫任达华的人竟然说“我就算有机会都不想见到她,见到她都不会请她吃饭!”简直不知道是什么逻辑。
  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明星容易被民意劫持,不如说她们本来就是无脑人,只能顺民意而走。

  这样看来,以后如果要做以上三种事业和角色还是谨慎为妙。你要么口是心非,要么将脑子弄残,否则,就做好变成过街老鼠的准备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