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 星期二 奥运比赛日第11天
谢天谢地,程菲在最后一个单项比赛中站在了领奖台上。虽然是铜牌,但至少在比赛中没有出现重大失误,她也不会像两天前那样伤心哭泣了。
可是,她仍然无法开心地欢笑。从她的表情上看,这位拥有“跳马女皇”美誉的20岁女孩心中,两天前接连两次失误的阴影仍然笼罩在她心头。
前天的程菲,昨天的刘翔,媒体称他们为两位“悲情英雄”,主流舆论发出的声音是:即使失败,即使退赛,仍是中国的骄傲。能给出这样的评价自然是一种进步,但我心中仍然不平:他们当之无愧是英雄,但为什么要悲情?凭什么根据一次比赛的失败就宣告他们的失败?
程菲在连续三届世锦赛中全都获得了跳马比赛的冠军,这还不够证明她是“跳马女皇”吗?同样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凭什么奥运会的金牌就比世锦赛重要?奥运只有一次机会,偶然性太大太大,再加上体操比赛偶然性本来就很大,所以得到一枚金牌或许只是因为运气好,失去一枚金牌并不代表实力弱。
但是,体制不这么想,大多数中国人也不这么想。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觉得奥运会的金牌比世锦赛重要千倍万倍。程菲错失了奥运金牌,就永远不是最好的,是有缺憾的。对于这种逻辑,我表示极度的不解,以及极度的蔑视。
程菲的失败和刘翔的退赛,罪魁祸首是什么?我认为,是体制对奥运金牌畸形渴求形成的重压。程菲本不必如此渴望一枚奥运金牌,如果她以参加世锦赛的心态参加奥运会,我想她很可能不会失手;刘翔也不必“拼了命”追求卫冕,谁都知道他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之一。可是,他们被要求夺得奥运会冠军,这种要求的重量类似于“政治任务”(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四个字的重量),而数量则是13亿。
二十岁的小姑娘小伙子,辛苦训练了十几年,为体育献出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到了现在,为什么还要承受这样的重担?这样太不公平了。因为错失一个什么狗P奥运金牌,即使已经得过无数次世界冠军了,仍然会痛苦万分,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把奥运神化了。我们对奥运金牌的追求,已经到了膜拜的地步。
我盼望奥运从神坛上走下,盼望奥运金牌的含金量降低到其他世界级比赛的同样水平,因为,程菲,刘翔,以及其他没有获得满意成绩的运动员,我不希望看到你们哭。你们已经是全世界最棒的运动员了,却要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误或伤病而背负如此沉重的负担,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