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 星期二 奥运比赛日第11天
谢天谢地,程菲在最后一个单项比赛中站在了领奖台上。虽然是铜牌,但至少在比赛中没有出现重大失误,她也不会像两天前那样伤心哭泣了。
可是,她仍然无法开心地欢笑。从她的表情上看,这位拥有“跳马女皇”美誉的20岁女孩心中,两天前接连两次失误的阴影仍然笼罩在她心头。
前天的程菲,昨天的刘翔,媒体称他们为两位“悲情英雄”,主流舆论发出的声音是:即使失败,即使退赛,仍是中国的骄傲。能给出这样的评价自然是一种进步,但我心中仍然不平:他们当之无愧是英雄,但为什么要悲情?凭什么根据一次比赛的失败就宣告他们的失败?
程菲在连续三届世锦赛中全都获得了跳马比赛的冠军,这还不够证明她是“跳马女皇”吗?同样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凭什么奥运会的金牌就比世锦赛重要?奥运只有一次机会,偶然性太大太大,再加上体操比赛偶然性本来就很大,所以得到一枚金牌或许只是因为运气好,失去一枚金牌并不代表实力弱。
但是,体制不这么想,大多数中国人也不这么想。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觉得奥运会的金牌比世锦赛重要千倍万倍。程菲错失了奥运金牌,就永远不是最好的,是有缺憾的。对于这种逻辑,我表示极度的不解,以及极度的蔑视。
程菲的失败和刘翔的退赛,罪魁祸首是什么?我认为,是体制对奥运金牌畸形渴求形成的重压。程菲本不必如此渴望一枚奥运金牌,如果她以参加世锦赛的心态参加奥运会,我想她很可能不会失手;刘翔也不必“拼了命”追求卫冕,谁都知道他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之一。可是,他们被要求夺得奥运会冠军,这种要求的重量类似于“政治任务”(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四个字的重量),而数量则是13亿。
二十岁的小姑娘小伙子,辛苦训练了十几年,为体育献出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到了现在,为什么还要承受这样的重担?这样太不公平了。因为错失一个什么狗P奥运金牌,即使已经得过无数次世界冠军了,仍然会痛苦万分,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把奥运神化了。我们对奥运金牌的追求,已经到了膜拜的地步。
我盼望奥运从神坛上走下,盼望奥运金牌的含金量降低到其他世界级比赛的同样水平,因为,程菲,刘翔,以及其他没有获得满意成绩的运动员,我不希望看到你们哭。你们已经是全世界最棒的运动员了,却要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误或伤病而背负如此沉重的负担,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你這篇文章,我看了相當感動,為這些傑出的運動員說出最實在的評論,只是我認為不單單是整個中國對他們的期待,相信他們對自己的期許絕對不輸給中國民眾,所以,儘管沒有如期得到金牌,選手絕對不好過,大家更應該給予這些運動員最大的掌聲,讓他們能夠感受到中國人最溫暖的人情關懷! 😉
奥运金牌的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利益,
有多少体育明星是因为家贫走上了这条道路,
尤其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
一块奥运金牌至少象征着100万奖金,
没有这样的商业运作,没有如此多的噱头,就不会有对奥运的关注。
商业是把双刃剑
运动队管理模式,军事化、半军事、商业管理(俱乐部),从没有硝烟的战场正转变为一个可以获得巨大利益的盛会。几年前获得运动员的消息渠道只在体育台,但今“晶晶”除了赛场也会在别处闪烁。人们对奥运会的膜拜,随着这种转变,将会成为过去。 “ 文体结合”最近很流行 ,娱乐节目经常出现某冠军,“娱体结合”的形式增多。呵呵~博主,对于马老板(马国立)提倡体育产业化,q请问怎么看待?
举国体制已经不合时宜,那么体育交给谁来办?可能还是交给市场,交给产业比较适合。但从行政权力向市场权力转化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许多怪胎。一方面,行政权力可能还会有很强的干预,甚至影响竞技的公平性,比如此次全运会;另一方面,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很稚嫩,一些经纪人公司水平很差,把一些明星运动员的公众形象搞得很差。不过我想这些都能够慢慢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