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 星期三 奥运比赛日第5天
伦敦4台记者:我想问一下,那些发给中国记者的21条新闻审核计划是要指导中国记者报道什么,我想问一下是不是真有21条限制的指南?
王伟:我刚才已经说了,我并不知道有21条对中国记者的限制文件。
伦敦4台记者:你不知道是吧?
王伟:我不知道。
伦敦4台记者:很奇怪,在发了媒体限制的书面文件的话,你们奥组委居然没有得到通知。
王伟:我确实不知道你的这个观点。
伦敦4台记者:这不是一个观点,这是一个观察。
主持人孙伟德: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

——这是昨天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幕,也是最精彩一幕。感谢奥组委没有把这段话从发布会记录中删去。当然,如果删去的话,肯定又会成为外国记者“观察”的把柄了。
“这不是一个观点,这是一个观察。”这句话实在经典,可以列入新闻教科书了。“观点”与“观察”之争,是新闻学中一个重要而难以解决的问题。
笼统来说,西方倾向于先“观察”,后“观点”。就像这位伦敦4台的记者一样,先“观察”到中国政府的“21条新闻审核计划”,再得出“观点”。
而中国的传统是先“观点”,后“观察”。就像这种所谓“21条新闻审核计划”一样,你得先有“正确”的“观点”,再为印证“观点”而进行“观察”。如果有了违反“观点”的“观察”,那是会被“审核”掉的。
尽管西方新闻学自称为先“观察”后“观点”,但在我们的宣传中,却总是把西方媒体的脸描黑。我们被告知:这些西方媒体是与“利益集团”有瓜葛的,是有其“险恶用心”的,甚至是“亡我之心不死”的。所以,他们的“观察”其实是在“观点”之后的。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王伟副主席下意识地说“你的这个观点”。
所幸,大体上,“观察”与“观点”之争的发展趋势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中国政府在奥运时期向外国记者开放采访禁令,请他们来自由“观察”就是一个例子。不过,我们骨子里那种根深蒂固的“与帝国主义斗争”思想依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去除。什么时候媒体能不再被视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什么时候媒体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公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