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 星期日 奥运会倒计时5天
看到26个奥运文化广场开放的消息,便选择了3处去看个究竟。
第一站 西单文化广场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到达的广场就名不副实。在四周商场林立的西单文化广场,除了把因为修地铁而建起的临时隔离墙包裹上奥运的墙纸外,看不到任何与奥运有关的东西,更不用说什么“奥运文化”了。
我以为自己找错了地方,便走向广场旁边的城市志愿者信息亭。穿着蓝色服装的志愿者们把小亭子挤得满满当当,相比之下,像我这样上前寻求帮助的人可以用寥寥无几来形容。
——这里是西单文化广场吗?
——是。
——那这里有什么活动吗?我听说这里是奥运文化广场之一。
——没有。
——啊?什么都没有?
——只是新修了个牌坊!
抬头一看,牌楼上的“瞻云”二字正寂寞地注视着空旷的广场。
第二站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如往常一样热闹。
不过,热闹的地点不一样了。广场两侧摆放了奥运花坛,中心立起了中国印,它们吸引了绝大多数的游客,与它们合影留念需要排队和争抢,而且根本无法避免在相机里出现其他人。尤其是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字样和鸟巢形象的花坛,我去的时候极度逆光,但拍照的游客依然挤得满满当当。与花坛的火爆比起来,在天安门城楼前留影的人就少得多了,而人民大会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更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广场接踵摩肩的人群中,没有看到旅游团的身影。广场上的男女老少都是散客,没有举着小旗的导游。
第三站 中华世纪坛广场
到了世纪坛才知道,这里正在举行名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展览,于是加入了领票的人群。事实证明,这个展览还是挺有意思的,而世纪坛也是此行最符合“奥运文化广场”这一称号的。
在世纪坛广场上,摆有澳门著名景点的微缩版,但比较乏味。广场还设有舞台区,每天晚上上演“奥运节拍”露天音乐会,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没法欣赏。
奥运展览的展品非常丰富,不过也有一些比较雷人,比如:
——胡锦涛视察鸟巢建设时戴过的安全帽。
——“四川省绵阳市西山路小学五年级一班写给北京奥组委的一封信,此信于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前一天5月11日寄出。经了解,五一班同学在此次地震中都安全脱险。”
——在申奥成功后中外媒体报道中,赫然将《泰晤士报》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但该报报道的标题是“Olympic win puts China on probation”。在我看来,“put on probation”并不是什么好词,类似于“缓刑”、“留校查看”之类的意思。
——总部饭店特色菜:红烧福娃。哦不,官方名称是“福娃看盘”。
展览中有一些互动内容,比如“福娃机器人”,可以与观众对话。不过,只能按照它的要求,对他说指定的11句话(“我们交个朋友吧”“你们都叫什么名字”“你们的生日是什么时候”……),而且一个字都不能差。这技术,也够落后了。
不过,能对话毕竟算是比较新奇的事情。有很多小朋友围着福娃,也有不少大人很感兴趣。有一位老人试着按照纸上的问题问了一句,“你喜欢什么运动呀?”这时福娃贝贝回答说:“我可是水上运动高手呢!”老人追问:“那晶晶喜欢什么运动呀?”旁边的工作人员赶紧解释:“这句没写在纸上,它回答不了。”老人笑了:“也是个傻丫头!”
本来想把机器人对话的视频上传给大家分享的,但土豆网说我“节目中含有违反奥运版权保护规定的内容”,只能作罢。出现福娃形象就算侵犯奥运版权?我想奥运期间的视频网站已经到了宁可滥杀三千的地步了。
除了官方展览,中国移动和阿迪达斯也搭起了棚子,里面有乒乓球、桌上足球、投篮、排球等比赛。可惜我去晚了一步,到的时候桌上足球比赛已经开始了,否则应该能拿个奖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