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首儿歌叫《种太阳》,旋律非常欢快动听好记,所以二十来岁的人仍然能很轻易地哼出来。
“我有一~一个美丽的愿望 长大后能播种太阳~
播种一~一个一个就够了 能结出许多地许多地太阳~
一颗挂啊在挂在南~an~极 一颗挂在挂在北冰洋~
一颗挂阿在挂在冬天 一颗挂在晚上挂在晚~an~上~
啊 啦啦啦 啊 种太阳 啦啦啦啊种太阳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种太阳~
到那个时候 世界每一个角落 都会变得 都会变得 温~en~暖 又 明~en~亮~~~!”
这首歌创作于1988年左右,那时好像大家还不知道“全球变暖”是什么,于是想再种一大堆太阳挂在南极和北极,那整个世界就要被淹啦;还要挂在冬天和晚上,那地球上的生物就全乱套了。
另外,我总觉得这首歌有点“输出革命”、解放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民的意味。哈哈,这个“太阳”容易让人联想到“共产主义”之类的词。当然,如果是一个美国小孩唱这首歌,那或许这个“太阳”就等于“民主自由人权”了——或者笼统来说,就是“普世价值”。如果这样理解,那普世价值注定无法普度众生了,因为阳光无法在同一个时刻普照全球,当一个地区沐浴在阳光中时,总有地方处在黑暗之中……
不过,据说歌词来自一个农村小孩子写的诗。将童真的幻想联想到全球变暖和普世价值,这真是典型的过度阐释了………
]]>
高中体育课绕操场跑时女生必唱曲目之一
你们真有童心啊~
“将童真的幻想联想到全球变暖和普世价值,这真是典型的过度阐释。”这句点题啦!
呵呵、、、、、、我对这首歌印象很深。首先它是壮胆歌。小时候,晚上和堂妹去找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回来的路上夜有点黑了,周围能听见各种昆虫、老鼠的声音,一个小电筒照出的光也不足以看清周围。我们总是会唱《种太阳》,声音越大越好,一方面能盖过周围的声音;一方面觉得不那么黑得怕人了。其次小学音乐课的时候,五音不全,要考试的时候就挑了这首调子最简单的,,老师很关照地给了95分。往后有同学说我唱歌不好听的时候,我就调侃地说:“不是吧,我音乐95分呢。”他们会惊讶地问:“你唱的啥啊?老师是你家亲戚吧?”我回答:“《种太阳》。”他们会“哦”地就懂了。最后,我觉得我们那时在学这首歌的时候,老师没有作任何延伸:关于全球变暖,关于共产主义。就是很简单的一首明快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