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说《海角七号》很像《阳光小美女》,我搜了一下,同意这个看法的人还不少,网上甚至有人直接称之为台湾版的《阳光小美女》。
但我很不同意这个观点。首先,在我看来,《阳光小美女》号称“喜剧”,其实是一部悲剧——我想99%的人都不会赞成我这种说法吧,但我就是觉得,看过《阳光小美女》之后特别难过,你看片子里面的那些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不仅经历悲惨,而且全都没有什么好结果。有人说这部片子是对美国梦的解构,我同意,确实是一次残忍的解构,那些带有喜剧色彩的笑点也只是将故事衬托得更加悲凉。
反观这部《海角七号》,它是一个有着完美结局的故事:“山寨”乐队最后演出成功,那份承载着旧爱的邮包找到了归宿,男主角和女主角也走到了一起,人人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不同——《海角七号》和《阳光小美女》比起来,是一部内涵明显丰富得多、承载了更多东西的片子。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比如我认为它主要是一部爱情片;而和菜头则认为它能唤起关于人性和传统文化的共鸣,是一部真正愉悦观众的电影;来自潮汕的功夫茶则从闽南文化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更有一帮愤青,竟然扯到了“媚日情结”和“台独意识”,莫名其妙地称其为“大毒草”。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丰富的解读,或许并不是因为导演在拍片之前考虑了很多,只是因为台湾这个小小的岛屿实在是承载了太多的东西,而美国那个地方实在是既没历史又没文化。
你好,我是你的老乡哦,关注你博客很久了。我也看了《海角七号》,感觉不错,也向别人推荐了。这部电影确实能让人看到台湾的方方面面,我对那个小镇的闲适生活和全民参与的气氛印象深刻。可我担心它通过不了广电总局的审查 😉
呵呵,你好啊~
好像的确是没有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本来说要在贺岁档引进的,但最新的消息说已经不可能了。
“美国那个地方实在是既没历史又没文化” 😯
这部片子为啥引进不了了?
阳光小美女看的我心潮挺澎湃,哼
昨日有报道称,《海角七号》的引进程序已经终止。虽然中影集团新闻发言人翁立在接受采访时称“目前并未放弃引进《海角七号》”,但他同时表示:“接下来有30多部新片上映,贺岁档都已经排满了。而过完年再引进这个片子意义就不大了。”言下之意,《海角七号》基本无缘内地大银幕了。
翁立进一步说明还在洽谈引进的原因:“这个片子里面有很多闽南语、客家话和日语,如果配音会影响影片的当地特色,所以我们要求对方提供简体字幕版,但是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提供。”在翁立看来,《海角七号》要在明年寻求一个合适的档期很难,“过完年再引进这个片子意义就不大了,因为到时可能很多人已经通过DVD等渠道看过了,这部片子又是文艺片,不像动作片那样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过了这个热度之后恐怕就很难再吸引观众去看了。”
当然我觉得发言人的这些理由都是借口
连你都 推荐了应该可以去看看!
现在写的话 要改写成:“美国这个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