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湾之前,小白对我说:台湾的女生都很可爱哦!

小白并没有去过台湾,不过她的这种刻板印象倒也和真实情况差不了太远。

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有女生的地方当然也就有可爱、清纯、性感、质朴等等类型。不过,台湾女生那嗲嗲的口音,加上偏向日系的打扮,使得“可爱”风吹得尤其强劲。刚到台北桃园机场的时候,只见一个脸蛋鼓鼓、扮相可爱的女生来迎接我们,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叫薇薇的女生已经研二了!有大陆男生感叹说:看着像高二还差不多!等到我们与更多的台湾女生相识,才发现还有更多更可爱的。

事实上,不光是女生,整个台湾岛都沉浸在一种“可爱文化”中。

带我们环岛一周的旅游大巴,隶属“龙猫”公司,因此这辆车也披上了宫崎骏漫画的色彩。车身上画着憨态可掬的“逗逗龙”(Totoro),无比可爱。

龙猫巴士

在佛光山的佛教频道“人间卫视”演播室,我们看见各种“Q版”的佛像、小和尚,那可爱劲,比起日本漫画里的形象有过之而无不及,引得同学们纷纷上去合照,并摆出更可爱的pose,像是想要压过它们。

无独有偶,台北故宫也制作了很多“Q版”的古代人物,并成为纪念品中的一大类别。昆山科技大学创意媒体学院院长黄雅玲说,这是将传统元素与设计创意进行整合,体现了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达。

在中正纪念堂,更有“Q版”的政治人物出售,包括毛、蒋、宋、扁、马等在内的人物无一不被“可爱化”,成为人们手上的玩偶。

甚至,连台湾最常用的字体,也是一种我叫不上来名字的胖乎乎字体。大陆常见的宋体、黑体在台湾很难见到,无论是店招还是报纸标题,看上去都是“可爱当道”。

带队的张老师跟我们说的一件“私事”,更是体现了台湾中“可爱”之毒之深。

张老师说,他50多岁的妻子是一个“哈日族”,尤其喜欢Hello Kitty。在他们家的主卧室里,妻子安装了Hello Kitty的电话,这让张老师很不能忍。到了今年除夕的时候,妻子又翻出一床Hello Kitty的被子,一向带有反日情绪的张老师终于无法忍受了,他说:如果你坚持要用这床被子,我就拒绝上床睡觉。

50多岁的人尚且如此追捧“可爱”,年轻人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环境造就了台湾的“可爱文化”?从日本吹来的“卡哇伊”之风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台湾本身的土壤是否也特别容易孕育“可爱”呢?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找到答案。

在台北的一天,我看到一辆公交车上的网游广告,广告词是:“装口爱无罪,就是要装可爱。”我赶紧掏出相机把它拍了下来,因为在我看来,台湾,就是一个要“口爱”的地方。

就是要口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