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说话的声音很轻。她坐在台上,手总是不自觉地将话筒从嘴边降到胸前,对于一位出镜记者来说,这个距离或许是最合适的。但今天,她面对的不是镜头,而是一百多位北大学生。教室所使用的无线话筒功率太小,她本就不大的声音在偌大的教室里就更显得轻柔了。
十几年前,柴静在湖南一家广播电台做主持人,她的节目叫《夜色温柔》。如果仅从外表看,这个名字和她是多么匹配!她那么瘦,目光那么温和,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微笑。她被很多人认为是当今中国最好的女记者,但她决不是那种会让你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压迫性气场的传统“女强人”。她的举手投足之间,没有风风火火,只见温柔如水。
就像她喜欢在自我介绍时说的:“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如果没有遇到陈虻,柴静也许会一直安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在湖南卫视主持一档影响力不大不小的谈话节目。刚进央视的时候,她被男同事们视为“小资”,“她怎么能做新闻呢?”这时,柴静脖子上所戴的围巾就成为了“罪证”。但她不服气:“戴围巾怎么就不能做新闻了?”现在,她仍然喜欢戴围巾。不过,对于今天的她来说,这围巾变成了美丽和风度的象征。
其实,当初同事们的判断也并非完全没有理由。回忆起那时候的自己,柴静用“对世界一无所知”,“逻辑单一而混乱”这样的句子来形容。
她曾经认为,只有天才才能穿过事物本身,透彻理解这个世界。但现在,她相信“好东西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这句话是办《读库》的老六对她说的。柴静说自己会定期参加老六的“老男人饭局”,这个饭局中只有她一个人是女性。
这是她在讲座中第二次提到“女性”。第一次是在开场白里面,她扫了一眼底下的同学,轻声感叹道:这么多女生!她以一个姐姐的身份对女生们说:你们千万不要做出台湾那样的“小女生新闻”,虽然播报的小姑娘穿得很漂亮,但她说出来的话却是那么肤浅。
自从进入《新闻调查》,柴静一直在跟肤浅作斗争,并且大获全胜。据说她家有满墙满墙的书,我相信,因为她在讲座中信手拈来就是胡适、顾准、胡政之的话。她还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本子,这是老六送给“老男人饭局”成员的,但别人都没用,只有她用了,用来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
大量的阅读,独立的思考,以及从胡适那里学来的“穷究事理”的态度,再加上陈虻等前辈的点拨,使得她迅速成长为《虎照疑云》中那个极出色的调查记者。看上去,她总是在镜头前或质疑追问,或滔滔不绝,但她却说自己始终对“表达”怀有戒备之心。她说:“我要说的话都在我做的事情里面了。”是的,作为一位专业记者,她的生命就在事实的挖掘,而不在观点的表达。
她还说自己很讨厌“媒体启蒙大众”的说法。她引用康德的话说:启蒙是人从自我蒙蔽的状态中走出来。她认为自己所做的是服务,不是启蒙。
她的声音那么轻,但却并不轻曼。
柴静的静,是冷静的静。
如果说是冷静、理性、科学的态度让柴静瘦小的身躯迸发出强大的力量,那么“宽容”就是让这力量持久而富有韧性的秘诀。
站在聚光灯下,柴静收获了鲜花和赞美,也遭受了许多批评。其中最具知名度的,恐怕就是方舟子给她的称呼“文科傻妞”。
柴静并没有因此和方舟子交恶,相反,她在讲座中很自然地提起方舟子。她说自己一开始不太能接受那些理科生的思维,但最终受到了他们很大的启发,比如土摩托,比如方舟子同志。她还特别提到方舟子送给她的一句话:“记者要对真相有洁癖。”
她很喜欢这句话,并且在自己的调查报道中向这个目标接近,但她对自己在采访中所面对的人却始终没有洁癖。相反,她告诉我们说:一定要宽容,宽容不是道德,它的基础是理解。
这句话其实也是陈虻用来教育她的。起初,柴静喜欢咄咄逼人的态度,认为把采访对象逼到墙角才是精彩的采访。但是后来,她开始怀疑这样做的意义,并开始理解陈虻的话。在《虎照疑云》中,她本可以将镇坪林业局局长问得很难堪,但她最终采取了一种更为温柔的提问方式,虽然仍是刀刀见血。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她对中国的基层官员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当她用温和的语调将这一切娓娓道来的时候,柴静的静,是平静的静。
这个柴静的讲座是啥时候办的?
是新闻学院还是哪个协会请她来的呢…
很欣赏她,希望有机会见到真人:)
哈哈,你写这博客的时候是啥心情
是新闻学院的“基础采访写作”课程请来的
平静的心情……
还可以拍照啊?
拍照应该没什么吧。
两个师兄都写了柴静,却各有各的风格……喜欢喜欢~!!!!
不是啦,在课堂上拍照不觉得怪怪的吗?
记者要对真相有洁癖
这句话什么意思啊?不太懂,有点笨可以解释下吗?不好意思! 😳
不怪吧……
就是说,有时候记者获得的事实看上去是真相,但其实“不太干净”,不是完全的真实,只是部分的真实。记者要努力获取完全、彻底的真相。
上课的时候拿手机或者相机出来拍么?像新闻发布会了。
「她以一个姐姐的身份对女生们说:你们千万不要做出台湾那样的“小女生新闻”,虽然播报的小姑娘穿得很漂亮,但她说出来的话却是那么肤浅。」這句話真是有賞了我一巴掌的感覺,身為台灣傳播科系的學生,會好好努力不要做出小女生的新聞,這樣的批評真是犀利有勁呀!讓我連連倒退好幾十里,台灣媒體要好好檢討,台灣學生更該思考,畢竟,未來是建立在年輕人的身上,如果只是猛烈批判,已經不算什麼了,「大量的阅读,独立的思考,以及从胡适那里学来的“穷究事理”的态度」,這是台灣學生最缺乏也最需要做的事情。
我相信,你今后如果从事新闻行业,做出来的肯定不会是“小女生新闻” 🙄
是的!
好羡慕~~~~
请问能否转到校内?
在质量上输给师兄是心甘情愿,没想到在速度上还是输了……写blog之前还特地看师兄写了没呢~额。真不是一般的差距。
我接着我室友的话往下说。
尽管非常不满柴静小小的,几乎被后面的嘈杂淹没了的声音,还是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虽然之前还持续的好奇过她的年龄问题,但是其实就如朱玉所说,岁月加载在她身上的都化为了美丽。
突然想到了有人评价川端康成的话:他的语言,就像一把尖刀,在细腻中扎进心里,扎出鲜血来。
呵呵,可以哈,注明出处和链接地址就行
时间只差一点点 🙄
恩,其实她还很年轻啊,跟许知远一样都是33岁
哈哈,第一次看你的博客诶~
柴静很美,很沉静的呢
嗯,额也申请转载,会注明出处,标明链接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只要注明了出处,不用于商业用途,就可以转,没必要经过我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