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萎缩,中国在膨胀。

本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6.1%。这是十年来中国最糟糕的经济数据,但对比全世界的情况,它仍然是一枝独秀,令陷入衰退的欧美国家“艳羡”。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中国崛起这个概念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G2”的概念风行,仿佛中国已经成为可以与美国并肩的超级大国。

中国的精英阶层也开始得意起来,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有底气站在世界的舞台,成为整个地球上最精英的人群。

上个月底,白岩松在耶鲁大学发表了一场演讲。尽管听众基本都是华人或华裔,但这可是在耶鲁!一位中国主持人在美国一流大学发表演讲,这在以往是多么不可想象的一件事。白岩松的开场白是:“过去的二十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我才知道,其实他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但是透过这三位总统我也明白了,耶鲁大学的毕业生的水准也并不很平均。”这种直接嘲讽美国总统水平的幽默背后,是一个清晰的声音:“中国NB了!我NB了!”

几天后,伦敦G20峰会上,白岩松的同事芮成钢将这种心态再次展现出来,不过这一次他面对的是全世界的目光,而不仅仅是央视的摄像机。在4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向奥巴马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代表中国,一个代表世界。“代表中国”还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是国家电视台,而这个国家的人又是被“代表”惯了的;但“代表世界”就有点离奇了,膨胀得也太快了点。

其实也不能苛责芮成钢。毕竟,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离世界舞台的最中心那么接近。以往,我们是被侮辱、被欺凌、被嘲笑、被冷遇的;而现在,我们已经成为“G2”之中的一个,似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在等待我们去拯救呢。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谁能不膨胀一下?

这种心态也传入了大学。这是一个国际交流日趋增多的年代,外国首脑级人物到大学参访算不得新鲜事,北大最近就接连迎来了麦凯恩和新西兰总理。一部分大学生可以有机会听他们演讲,与他们合影,甚至和他们交谈。以前或许以为只有水均益才能采访那么多头头脑脑,原来一个学生记者就可以做到!整个世界触手可及,甚至整个世界都对你趋之若鹜,多么美好的感觉!

可是,为什么我的感觉美好不起来?中国在膨胀,芮成钢在膨胀,身边的一些同学也开始把心变得很大很大,可是为什么我仍然没有底气?

说实话,我并不在乎GDP到底增长了6.1%还是8%,我只关心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真正提高了?如果失业率节节攀升,工资水平徘徊不前(公务员和军人除外),通胀的危险又悬在头顶,我们究竟有什么理由比那些陷入衰退期的欧美国家更自信?我也不在乎中国到底是G2还是G8,我只关心中国人是否能够获得像G2、G8中其他国家的人民那样活得自由、安心,有尊严,有保障。我更不在乎到底有多少外国首脑来北大参访,我只关心有多少学术和思想的火花能在这里自由擦亮。

奥巴马在回答芮成钢“代表世界”的提问时说:“我最直接的责任是让我们美国的人民生活得更好,这才是他们选举我到这个职位的目的。这也是前面几个问题中所提到的,为什么我来这里(参与20国峰会)能够帮助美国人民就业、购买住房、培养孩子上大学、实现我们所说的‘美国梦’。衡量我的标准,就是要看我是否能有效地满足美国人民的需要和解决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这种只关心自己国民的务实心态,和我们那想要成为世界主人的虚荣心态形成了再鲜明不过的对比。说到底,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是站在世界中心享受羡慕的目光,还是站在聚光灯没有照到的地方,自由、富足地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