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我博客的人知道,我喜欢公开表达自己对功利性追求的嗤之以鼻。比如,我毫不掩饰自己对“经济管理”专业的轻蔑;比如,我觉得高考的时候以就业形势为导向来填报志愿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比如,我曾经嘲笑“追求名牌,追求高薪,追求优雅”的海报广告语。我猜想我的这种态度一定是深入人心了,因为前几天,当写有“名校是一种信仰”的海报出现在北大校园的时候,一个常看我博客的大一师妹脑中马上就想到了我,而两天后,我果然写了一篇博客来批评这张海报的表述。
我不知道看我博客的人会怎么想,是否有人会觉得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反正你都在北大了,毕业后找个还可以的工作应该没什么问题,所以你自然可以对“理想追求”高谈阔论,而不去管千千万万正在普通高校学习,或者根本没考上大学的人,对这些人而言,就业的压力是巨大的。
是否还会有人觉得我带有一股穷酸的知识分子气?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求物质享受是人之常情,刻意回避这个问题是不是故意在装清高?
对于后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自然不能“存天理灭人欲”式地否认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我也觉得住别墅、开跑车特好,但如果把人生的目标定位于此,而没有更加超越性的追求,那就和禽兽无异了。
对于前一个问题,说实话,我一直比较惶恐。确实,我面对的就业压力并没有多大,我也体会不到“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来气”究竟是什么感觉。所以有时候我会想:我是否真的是在脱离现实,夸夸其谈?那些在招聘会上挤破头的同学们,让他们去考虑远大的理想,考虑人类的前途,是否真的是过分的要求?
今天下午,许知远在新闻学院上了一节讨论式的课程。在这节课上,我找到了答案。
这是本学期许知远上的第二次课。第一次的时候,半节课的时间都变成了同学们向他倾吐生活的痛苦,向他追问解决的方法。而这一次,大家真正进入了“谈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境界,大家谈东西方的文化,谈儒家,谈五四,谈知识分子,同学的发言很精彩,许知远也谈得很高兴。
不过,在探讨文化问题的时候,仍然有同学问:我们为什么要谈论传承文化的问题?谁给了我们传承文化的责任?我和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知道得多一点就够了。
许知远的回答是:谈论这些的确很痛苦。但你们上次不是跟我倾吐了那么多的人生痛苦吗?你们的痛苦照样是很多的嘛。与其这样,还不如拥有一些更为NB的痛苦!
这句话正好可以解释我的问题——难道你天天想着挣钱,想着就业前途,你就能真的找到好工作?就能过得幸福了吗?并不见得。与其这样,还不如思考一些更为超越的问题,拥有一些更为NB的痛苦。
平庸的生活是生命最大的杀手,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人很容易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到头来却什么物质也没享受到。而超越性的追求则是生命的亮色,这样的生命就算短暂,也比前一种生命精彩得多,值得过得多。
在许知远的课堂上,他提起苏格拉底死前从容不迫地用长笛练习一首曲子,而台下的同学则提供了嵇康临刑索弹《广陵散》作为对照。在闷热的理教教室里,这两位先人的故事让我们觉得世界依然是如此的迷人。
为什么思考更为超越的问题带来的“痛苦”就更NB一些呢?
NB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关于终极的超越性问题是无解的,如果终极是不可知的.
一个绝对性的NB标准何以是可能的?
当身边的人为了更好的生活(房、车、钱)努力时,我为自己的碌碌无为感到焦心。
当身边的姑娘都在不停地相亲,要求男人有车有房父母双亡时,我为自己毫无生活理想而感到羞愧。
早上6点40从清河出门,到9点才到北大东门。除了无语,就是点背。
点背不能怨社会。
可是想要有更为NB的痛苦是不是还得到达一个更为NB的境界啊……
虽然担忧找不到工作并不能帮助你找到工作——但人的情绪就是这样的,不总是理智的,且不能克服。
妈妈生病了我很担心,虽然担心不能帮助什么,但是担心是一种合理的情绪。
当生存压力大的时候,为生存压力的担心变大也是合理的。
宽容那些在人才市场挤破头的人们”没有理想“吧。
NB痛苦是否很容易轉化為好高騖遠呢? 我理解你的昇華
禽兽不需要跑车别墅
真是个不错的说法。既然在这流变,荒诞的经验世界里难以安顿自己,那么为什么不穷尽自己的理性,以希能寻找到我们何以如此不幸的根源呢。虽然听上去有点自怨自艾式的悲壮。不过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强忍着绝望,更绝望地生活下去。 😈
就像一个江湖,进了就退不了!
用大痛苦代替庸俗的,一直向前
许知远下次讲课是什么时候啊? 我也想去听听。谢谢!
台湾未收回,我很痛苦!
哥们,写得真好。
有共同的惶恐,读了师兄的文章也觉得似乎有所触动,但是却觉得不够究竟。
如何让自己安于这种更为NG的痛苦?它们真的能够成为自己一生不悔的生活状态么?
写得真好。
我觉着你活着挺没劲的
平庸,它的定义,更强烈的是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却迟迟不想去努力实现它,只知道一个人时疯狂的空想。很多时候我就是这样,感觉自己是在平淡地过完一年又一年,我也将不断地平庸下去。
更NB的痛苦也是痛苦,难道我有了更NB的痛苦就可以在摆脱世俗的痛苦吗。事实上,当我看到KFC那诱人的蛋挞时,我只想着自己的口袋根本无暇顾及什么所谓的终极问题。
我只是纠正一点:苏格拉底死前压根儿就没有练习长笛的事情,要教育,首先把常识弄明白再说。
每個人關於幸福和痛苦的標準是有差異的~這是世間的常態~
有些人懶于思考 並不會覺得有什麽不妥 也許缺少獨立思考的生活他們亦很享受~
雖然我很贊同文章的觀點 但我始終認爲 我們沒有對他人生活指手畫腳的權利 同樣也無法替他人感知幸福和痛苦~
按我的理解,“超越”这个词本身就说明了NB的原因。
我想你一定是有理想的,否则怎么会花那么长时间执着地要到北大来呢?
不过,生活确实不一定垂青有理想的人。唯有祝福。
呵呵,我觉得没有“境界”这么玄乎,当你把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向整个人类的时候,或许就能感受到什么是更为NB的痛苦了。 🙂
恩,的确应该宽容,不过这种心理反应真的是不能克服的吗?起码,应该可以减轻吧?班门弄斧了……
这个跟好高骛远应该没有直接联系吧,如果不脚踏实地,任何事情都可能转化为好高骛远
祝福你 🙂
祝福你 🙂
据说他下学期会开一门课,如果本学期他还讲课,我会转告你的 🙂
如果能思考台湾为什么没被收回,那痛苦或许才是真的值得痛苦的痛苦 🙂
谢谢 🙂
能否成为一生不悔的生活状态?这也许取决于每个人内心的强大程度。但无论我们自己能做到几分,我们总是对那些彻底、纯粹的人们怀有敬意 🙂
谢谢你 🙂
我觉得看大家的不同留言挺有劲的 🙂
祝福你能超越这平庸的生活
兄台所言极是,NB的痛苦不能当饭吃,有些事情还是得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
谢谢你的提醒!关于苏格拉底的事情,愿闻其详!如果确实如兄台所说,没有练习长笛的事情,我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公开的更正!我们的确需要常识,恳请赐教!
谢谢你,究竟有没有干预他人价值观的权利,坦白说这一点我也没想明白
谢谢所有朋友的留言,你们的话让我很有启发。我所写的也只是我目前的想法而已,我想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处 😛
每个人生活的方式不一样,追求的也不同。如果个人在平庸里生活得惬意,那也无可厚非。或许,他们追求的不适合你
人去追随思想。这是个极浪漫痛苦的事,虽然我承认吃喝为大,但是我更享受到思想的润泽。需要层次递增,当然就有差异,正常,各取所需而众得最大所需!
补充一点,我是学“经济管理”的。不知道您的话什么意思?请教了。
还没毕业吧?文章还真有锐气,不知毕业若何。我在想大学里瞎想了这么多,毕业后还能坚持几点。不知也。
倒是可以设计个实验研究一下…
呵呵,我觉得经济管理不能算是什么正经的学问,应该处在大学专业序列的末端,现在却成了最风光的,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追求不同,过好自己的生活~ 😀
「难道你天天想着挣钱,想着就业前途,你就能真的找到好工作?就能过得幸福了吗?并不见得。与其这样,还不如思考一些更为超越的问题,拥有一些更为NB的痛苦。」我超喜歡這一段,看了好幾篇文章,常常我都有一些心中暗語,但是,你這篇文章掃除了我先前的疑惑,而且有種往前邁進,更靠近你的想法的感覺,其實,對我們而言,你們是頂尖學校的學生,似乎是站在高處看世界,對於在底下的我們而言,貢獻或宏觀不會是我們的能力範圍,更不用說是責任,這些事情好像只有你們才有能力去完成,因為你們不用害怕生活過不去,永遠都有不愁吃穿,甚至是優渥的生活,可以讓你們有餘力去管這世界在發生什麼事,你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多新的想法,現在再回去看其他之前的文章,我好像又讀到不一樣的味道,很棒,真的很NB!
哈哈,谢谢你!原来你们也明白“NB”的意思呀 🙄
恩,感觉是这样的。享有一种NB的痛苦,其实是在享受思维的乐趣。当你不必为生计而烦恼的话,进行这样的思考和言说,是相当好的,而且会觉得不虚度此生,一定程度上也是义务。为什么很多人会关注中产阶级,因为他们享有了物质财富,有余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并力图改进,如果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仍旧是庸俗的没有思想性的东西的话,这个社会就很堪忧。但是并不是要所有的人都要这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幸福感诉求,不同的社会压力,任何人也没有资格站在一个道德的高度上去俯视别人,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坚持自己的发言,并试图影响一些同样没有生计压力的人,让面临现实问题的人们在为生计奋斗之余有机会想到这些事情,有一些不同的思考,就已经很美好了。
你说得很好 💡
不过,对于价值观的问题,我还是没想太清楚。传播德先生、赛先生算不算影响价值观?
能夠影響到一部分人 當然很好 這裡的影響指的是是讓他們自己感知幸福 而不是把自己認爲的幸福推銷給他們
對於他人的價值觀 你有鄙視和批評的權利 但也須尊重它們
而干預則是極大的不尊重
时间自会验证你今天的某些想法!欣赏南方周末记者傅剑峰的一句话:就算戴着镣铐,也要跳个好舞!
谢谢你!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不再多说了,看以后吧!
首先,我很欣赏你的博客和你的为人,至少在表达方面,你能够如此孜孜不倦来表达你的见解,以求引导别人,改良社会风气,这在人品上,已经是相当地成功,这无关你的观点对与错。其次,每个人在依附社会的同时,都在被社会“利用”,社会需要多元化的思维以保持健康运行,特别又是功利不功利这方面,更是无从谈起。但是坚持不功利的一方,一定要保持应有的呼声,不要迟疑。如果你不呼喊,那么大家习惯性会以为功利是得到承认的。继而社会发展的轨迹将失去平衡。至于什么是最真的真理,我想那离我们很远了,而且如果有那么一天,人类还有什么可做的?加油,博主!
还有,我就是学经济的~~~~ 😳
我想发表评论,却一直说我含有违禁词汇,真不知道是哪个词触犯了天条!!!
这是否是一种集体的“功利主义”呢??
晕了,终于知道是哪两个词违禁了……以后要聪明点了……希望博主原谅鄙人的刷屏
谢谢你!
经济≠管理 🙄
是什么词呀?用拼音打出来试试
诚然,但是经管交叉很大~~~而且貌似学经济的都想“管理”一下赚钱。现在谁不考虑生活问题啊。都没办法的。 😐
很羡慕你们啊,有许知远给你们上课。
拥有NB的痛苦是不是在逃避那些平庸的痛苦呢??
这是本学期许知远上的第二次课。第一次的时候,半节课的时间都变成了同学们向他倾吐生活的痛苦,向他追问解决的方法。而这一次,大家真正进入了“谈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境界,大家谈东西方的文化,谈儒家,谈五四,谈知识分子,同学的发言很精彩,许知远也谈得很高兴。
——真羡慕这样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