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学期开学的日子,网易读书频道也上线了。这是继新闻跟帖、后评论、历史频道等产品之后,网易推出的又一深得我心的内容。诸多南方报系元老的加盟果然令这个网站越来越好看,也越来越与新浪、搜狐等传统意义上的“兄弟网站”不同了。
网易读书频道推出的主打概念是“公民阅读”。这一概念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阅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如学者雷颐在“公民阅读”论坛上所说:“作为一个成年人来说,想读什么就有权利读什么,这就是公民权利,但事实上很多想读的书读不到,网上传过来一些从纸媒中读不到的东西,网络就扩展了公民权利,通过网络可以读到一些公民权受到限制而不能读的书。”
其二,“公民”的身份和“阅读”的行为本身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成为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而公民意识又能够提升阅读的质量和品位,这也是“公民阅读”概念中更为重要的一点。一个人人都读《巴菲特》、《厚黑学》、《没有任何借口》和《读者》杂志的社会是很难成长为公民社会的。
因此,公民阅读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自由是指阅读不应有禁区,公权力不应干涉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接触任何信息的权利;而不自由是指不能将阅读全都交给市场,交给所谓畅销书,交给销售排行榜。公民阅读不是放任的,它需要得到指导。
作为一家商业网站,网易不可能将读书频道打造成“公民阅读”的乌托邦,拒绝一切其他力量的干涉,尤其是商业力量的介入。我所欣慰的,是它愿意辟出一个还算显眼的位置,留给“公民阅读”。它在首期的“公民阅读”中推荐了十本书,这些书都很好。不过,它们都太新了,或许应该留两个位置给一些经典的公民阅读书目,比如《1984》、《动物农庄》,比如《政府论》、《论自由》。
“公民阅读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自由是指阅读不应有禁区,公权力不应干涉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接触任何信息的权利;而不自由是指不能将阅读全都交给市场,交给所谓畅销书,交给销售排行榜。”
从这个论述看,感觉你似乎把自由等价于市场。似乎应该这么说更好一些:不把阅读全部交给市场,也是自由阅读的一面。这里自由基本上是消极意义上的,摆脱政治的禁忌,同时也摆脱资本的操控。
有道理。不过可能是我没有表述清楚,我所说的“自由”并不是等价于市场的,而是人性中的一些“恶”的东西,比如追逐刺激、娱乐、轻松,讨厌严肃、思考等。
自由也不等同于“人性中恶的东西”吧?粗浅的说,自由或许应该说是一种自在的状态,不受外在的压制,同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行动来实现自己。你说的那些负面的东西,一方面是人性的弱点,一方面是制度引致的后果,跟自由本身应该是不同的东西。无论是市场还是严肃的阅读引导,都只是实现自由的途径,自然也有它各自的副作用,但这不是自由本身的问题。
比如说,在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会选择阅读严肃书籍,有多少人会选择阅读轻松娱乐的书籍呢?我觉得后者数量会远远多于前者。
可是那里推荐的书,绝大部分还是《巴菲特》、《厚黑学》、《没有任何借口》和《读者》这一类的啊……
至少这里的不是吧:http://book.163.com/special/00923LJ4/peoplere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