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今天是《中国新闻周刊》新网站上线的日子,在此做个小广告。本文是应网站编辑之约写的一篇随笔,首发于《中国新闻周刊》网站

如果没有黄火根,今天的北大将更加苍白和乏味。

领导们肯定不同意我的看法。也许在他们眼中,黄火根不过是一个精神有点问题的怪人,一个有碍校容的“钉子户”。

这样的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黄火根的确是个怪大叔,每天中午和傍晚食堂开饭的时候,他都会骑着那辆破烂的自行车,从不知什么地方赶到北大学一食堂的东门外。然后,把一红一蓝两面小旗插在车上,把几叠材料一字排开放到地上。

黄火根的这两面小旗已经跟着他在北大校园里飘扬了两年多——这并不算长,因为黄火根本人已经风雨无阻地在校园里坚持了差不多十年。他那面红色的小旗上写着“三个代表de创始人”,蓝色小旗上的字则是“神舟飞船有一室一厅方案de提出者”。

这便是黄火根的自我定位。显然,不仅内容十分可笑,而且用“de”代替“的”更是显得莫名其妙。他铺在地上的那些材料里,写的也都是些不着四六的内容,包括12年内让北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还包括写给美国总统的信。

但黄火根并不是一个让人避之不及的病人。相反,他和学生们的关系相当和睦。

每次,他总是站在食堂门口的人潮中,微笑地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还时不时问上一句:“同学,吃饭了吗?”

如果有人驻足,他便会很开心地与之交谈。除了介绍自己的伟大设想外,他最爱问的问题便是“你是哪个系的?”“你是哪里人?”碰到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他还会感叹:“你父母供你上大学可真不容易。”

黄火根不仅有人情味,还有正义感。

有一次,一名学生和快递公司的人闹了纠纷,久拖未决,双方在学一食堂附近打了起来。当时黄火根正准备收摊回家,见状赶紧冲上前去劝架,和其他同学一起将两人拉开。那一刻,他完全是一名热心的大叔,而不是什么宣称自己设计了神舟飞船一室一厅的怪人。

其实,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对他见怪不怪,只当是每次吃饭前后都要路过的一道固定的风景而已。有学生为他在百度百科创建了词条,称其为“北大四大NPC之一”。所谓NPC(Non-Player-Controlled Character),就在角色扮演游戏里面那些总是出现在固定场合的人。这个词条对这位NPC还有一条评价:他的存在体现了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

其实北大并没有那么兼容并包,尤其是在2007年搞教学评估的时候,黄火根一度有被赶出校门的危险。你想想,三角地就是在那时被清理了,连校园里的垃圾桶都被通通收走了,某些人又怎能容许一个怪大叔举着写有敏感词的旗帜出现在校园里?

令人惊叹的是,他竟经受住了保安三番五次的骚扰和驱赶,奇迹般地留在了学一食堂东门,保持了一名“钉子户”的本色。为了防止小旗被抢走,黄火根将它们一前一后缝在了身上,做成了一件别致的背心。

在鸡飞狗跳的教学评估中,黄火根成了北大校园里反抗精神的唯一象征。

既然顶住了教学评估,就再也难有什么力量能将他赶走。一天天过去,一群群的学生在黄火根的目光中走进又离开食堂;一年年过去,一批批的学生在黄火根的目光中走进又离开校园。

每当新年到来,总会有许多学生在BBS上用“×××发来贺电”的句式灌水刷屏。这时,黄火根的名字永远不会被遗忘,而且往往是学生们争抢的对象。

黄火根也会以他自己的方式庆祝节日。这个圣诞节,他不知从哪里搞来一套圣诞老人的衣服穿上了。红色的帽子,红色的上衣,红色的裤子,还有雪白的长胡子和白手套。他就这样蹦蹦跳跳,不停地向过往的学生喊着“圣诞快乐!快点吃饭呀!”

哦对了,他不仅打扮了自己,还不忘给身边的那棵树挂上彩带和画片,装扮成圣诞树的样子。有学生上前给他拍照,他非常配合地摆起pose。

听说黄火根在节日时还经常给学生发糖果,我没有吃到过,但我相信这是真的。2010年到了,祝黄火根新年快乐。我真心希望,当自己毕业之后的某一天回到校园,还能看见那两面小旗在风中飘扬,还能听见那熟悉的声音:“同学,吃饭了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