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都准备好了,在接到dream offer之后,就将签名档改成“南方有佳人,入世而独立。”
但这位我暗恋已久的佳人,拒绝了我的表白,选择了其他的追求者,一时间让我心情低落。更多的不是伤心,而是意外和不解。还有无奈,因为我都问不到佳人选择的原因。
一些师友在得知我被拒的消息后,反应也很大。更多的不是为我,而是为和我一样在求职路上遇到坎坷的同学。用57的话说:“泓门弟子继续着命途多舛的媒体路。”
其实不仅是泓门,整个学院、整个学校,乃至这个时代的所有毕业生在求职路上大多都难有坦途。去年毕业前从高楼跃下的贾昊师兄,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坎坷和反复,就算这些并不是导致悲剧的最终原因,也是在给他原本就不佳的心理状况雪上加霜。还有去年毕业的研究生师姐和本科师妹,她们曾经面对的无奈我都看在眼里。
这些坎坷和无奈,让人再清楚不过地感受到个人的渺小。简言之,这个社会无法让人们拥有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所有人都要被消耗,被磨损。我曾经安慰别人说:“好好提高自己是正道。”但我也不能不认同她的回应:“社会大环境太重要了!”
人只有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的主人。但很多事情,远非个人所能掌握,不管你自己的能力有多么强——如果一个社会是扭曲的、变态的,那么人就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由生长(最极端的例子便是文革)。所以我看到,我的几位相当优秀的师姐,她们本该在媒体行业大施拳脚,现在却悄无声息地工作在鲜为人知的岗位。所以我看到,很多工作的意义被严重低估,而另一些对社会进步无甚贡献的工作却可以迅速攫取财富和权势。
这个社会有自己的运行逻辑,无论赞同与否,我们每一个个人都只能处在“被”的位置上。这又回到那个古老的命题: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二面的时候,HR问我:“说说你的家庭情况吧?”
我说,我家是教育世家。我奶奶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清末民国年间在县里办教育的核心人物。直到今天,整个大家族中,最多人从事的职业仍是老师。我觉得自己身上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同时又由于接受了现代教育,对西方知识分子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特质十分认同。我想当记者,正是因为我认为在当下的中国,这个职业能够帮助我实现自己的抱负。
其实这样想来,人的出生和成长都是一连串“被”的过程。我从刚生下来的懵懵懂懂成长到现在,何尝不是被许多事件和人物影响的结果?
所以,在天地间自由疯长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把字句和被字句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永远会共同存在。对于力量微薄的个人来说,关键是能否用自己的主动去迎接那迎面砸来的一系列“被”字。
既然无缘南方,那我就更坚定地留在北方,追寻理想。我相信,“被”字并没有那么可怕,无论是“被拒”、“被就业”还是“被和谐”。每个年代都有自由而高贵的心灵,只要自己的心还没有变成枷锁,人就永远是自由的,不会“被”奴役的。
遥祝顺利。
惊闻你被南方拒,不知他们还想要什么样的人选。说些无力的安慰吧,这还只是起点,何况南方不是目的只是渠道。相信你在哪个渠道都能找得到自己的方向。
被拒了 ❓ 这大概是很多了解与不了解作者的人都大呼“意外”的事儿吧 ❗
“从那时起,再加上在西方学术界工作十几年的经历,使我深切地认识到:深刻的学术发展最需要的不是竞争。最深刻的学术研究的基本动力,是研究者对学术探讨的无止境的好奇心,而不是在竞争中取胜。实际上这是个普遍的道理:竞争并非对所有的领域都是最重要的。经济的发展需要竞争。但事实上,历史上绝大多数最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的成就都同竞争无关,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凯恩斯、海耶克、科斯等。竞争依赖可比性,而最深刻的科学道理的揭示,通常并不依赖同当时流行的工作的直接可比性。例如科斯定理同当时时髦的经济学理论没有直接可比性。这本身也是为什么科斯定理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被经济学家普遍接受的原因。竞争同时髦,同迅速成功之间有紧密关系。而深刻同时髦,同迅速成功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许成钢
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不一定会很有名,或者一帆风顺吧……最后一句话写的最好 ❗ ❗ ❗
说的好对 但这条路真的很艰辛
前年此时我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当时我不解、失望,继而怀疑自己,因为感觉自己面试时确实没发挥出来。后来我只能用缘分未到这个词来安慰自己。关上一扇窗的同时也会打开一道门的,真的,加油,祝福!
别急,还有剩下的80%完美的日子呢。
连你找工作都会遇到这种挫折,看得真让人胆战心惊。
觉得这可能并不是你的问题,看上去更像是南方那边有其他原因。
而且,以你的实力,这必定是欲扬先抑的开头而已。
北国有才子,南舸一梦倍觉醒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下一次更加努力吧~!
惊…
你不进南方谁进
我是南方人,对楼主的落选表示安慰,同时也要说,这一次落选只是意味着,你通过“在编(体制内)”的招录路径被拒而已。
你如果向往南方,请不需要就此放弃。南方每年仍有大量的“体制外”招聘机会,欢迎有志青年进入。在“非体制”进入门槛上,南方远比同城的其他媒体开放,但是切记,南方近年发展壮大比较迅速,虽然机会增多,淘汰制度也远比其他媒体残酷、譬如计件制的薪酬体制远比其他媒体执行得坚决。
多谢
谢谢,很有力
很喜欢你引用的这段话 💡
谢谢!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哈哈,是的
多谢 :)
呵呵,谢谢。我向往南方,但就像上面的同学说的,南方不是目的,只是渠道。
另外,所谓的淘汰制、计件薪酬体制我都不是很喜欢。媒体人并非是在重重竞争压力下才能做到最好。比起这种资本家压榨式的企业文化,报社更需要的是“同人办报”的文化。
留在南方对你来说太可惜了。
最希望看到你在大学里教书哦。
我看到你在南方网上的专栏啊,继续加油。
不说什么了,师兄加油!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觉得ls的一位朋友说得很对,对师兄这样的人“南方只是渠道,不是目的”。拒绝师兄这样的人才是南方的损失,被南方拒绝却不影响师兄圆自己的记者梦。祝师兄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哈~加油~
我相信你在北方会有更好的发展。;)
有时候一时蛰伏,是为了日后一鸣惊人。good luck! 🙂
看你主頁這才知道。
個中緣由,難以捉摸。
只是,今日追求理想的媒體人不少,但追求理想的媒體鮮有耳聞。
在資本與威權雙重夾擊下,媒體要么飢餓的戰鬥,要麽富足的依附。
其實,選擇“編制化”的新聞崗位,也有就有了他日“被編制”的可能。
如同這個博客所給我們的啓示:每個新聞人其實都可以開設自己的媒體。聲雖小但聞者遠。星星之火,亦能千里燎原。
就當是一次失戀,或者錯過。
前路錦繡河山,多彩人生,策馬馳騁!
大学教书的确是我的人生最终目标
谢谢~
然
多谢~我已经回家享受假期啦,也祝你快乐~~
多谢~你也好运,看好你~ 😛
我相信,不仅在职业上,在其他方面你都可以做到一个很好的状态——来去自由。在被时代,我们还有自我的free will.
深得我心
“她们本该在媒体行业大施拳脚,现在却悄无声息地工作在鲜为人知的岗位。”
媒体行业没有那么特殊。么么,留在北方吧,看你博客都飘雪呢 ^^
博主你好,第一次留言。
我是三本院校的学生,我也有我的新闻梦,很纯真很理想,但是由于很多限制,我一直不知道融入这个理想的突破口在哪里!我自知我的理想并不比任何人苍白些,那有怎么样呢,哎…
重要的是将理想转化为现实。以新闻为例,突破口应该是尽量多阅读和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形成分析事物的能力。
恩,会留在北京的 😆
你的经历我非常有同感,我也今年新闻系本科毕业,找的工作是与珠宝行业相关的,就是你说的对社会没有意义的一类。我想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知道自己往哪里去才最重要,才不会在浮华和喧嚣中迷失自己。
哈哈,怎么能说没有意义,我可从来没这样表示过哦 😉
奢侈品行业对于社会的精神层面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一个社会的切口,希望你能好好通过这个岗位观察世界~
不管你在哪里工作
我相信你的文字会一直影响新闻学子的
我也相信你会坚持 😀
天涯何处无芳草:)
😉 以我如今在“记者”与“民工”二者间的自我认同混乱来看,方贤弟没跟南方对上眼也是另一种幸运呢
不管在哪里,只要保持观察提高警惕,就依然是并肩战斗的同伴! ➡
补充一句:南方恐怕真的是招民工来的……
可成兄弟,
57告诉了我事情的经过,我想起了师老师的那段咒语:方生方死,方可方成,方可成。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要经历很多轮回。
去年我和你的那些师姐们一道为工作奔走时,听到了王鲁湘的一句话:铁饭碗不是个永远里面有饭的碗,而是个到哪里都能吃到饭的碗。
我这个从行伍之中拐入新闻传播学院的人,对新闻这件事,一直没什么信心。从你那里,我获得了一些~要具体量化说有多少,那可比整个的南方佳人给我的信心多。
所以,呵呵,你可成。
恩!同伴新年好! 😆
猴子兄:你的话让我诚惶诚恐!一直以为在你这样有学养有批判眼光的人看来,我所做的所说的都可以被轻易解构,烟消云散。靖姐姐上课时说过的一个短语让我印象很深:“可笑的新闻专业主义”。我知道她并不是在嘲笑什么,只是很到位地点明了一个以我这般短浅的目光一时看不见的事实。我想我应该感谢靖姐姐,我虽然仍时时高举这面其实很脆弱的专业主义旗帜,但无疑拥有了一个更开阔的眼界。包括这件事,想想其实也就释然了。
多谢你的祝福,在他乡过个好年!
“很多工作的意义被严重低估,而另一些对社会进步无甚贡献的工作却可以迅速攫取财富和权势”
所以偶觉得 在中国 对于一个对当官和赚大钱都没什么兴趣的人(我) 选择学文科有点失误(不过我理科真的不太好)~~ (除非去做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