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人,只要受到明星般的追捧,不管自己愿不愿意,他都面临着被消费的危险;而追捧他的人当中有多少人真正理解自己的偶像,也该被画上问号。
是的,任何人,包括韓寒在内。
最近,许知远在《亚洲周刊》发表了一批评论韓寒现象的文章,名为《庸众的胜利》。他认为:
“谈论韓寒,变成了一次全方位的心理按摩。你沐浴了青春、酷、成功、机智、还觉得自己参与了一场反抗,同时又是如此安全,你不需要付出任何智力上、道德上的代价,也没有任何精神上的仿徨,他是这个社会最美妙的消费品。”
“韓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韓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韓寒的许多粉丝无法接受许知远的此种观点,他们认为韓寒的伟大意义不容否定,对韓寒的追捧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非什么“庸众的胜利”,还有人认为许知远过于精英主义,甚至太“酸”。
我很喜欢韓寒,我在博客里也多次提到对他的欣赏,但我同样欣赏许知远。就这篇评论而言,我认为许知远的观点是比较中肯的。
实际上,许知远批评的并不是韓寒,而是我们的时代和“庸众”。韓寒在用一种人人都喜闻乐见的方式为我们的社会普及常识,他在谈论公共事务而非风花雪月,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就像我之前说过的,如果年轻一代读的是韓寒而不是郭敬明,我们的社会或许会变得美好很多。
但是,正如许知远所说,成为韓寒的粉丝太容易了,只要你识字,只要你会上网,你就可以声称自己是韓寒的粉丝,并可以轻易将他的一些机智的语句倒背如流,不需要付出任何智力上、道德上的代价。任何过于简单的事情背后都隐藏着危险:你知道那些追捧韓寒的人当中,有多少人真正接受了韓寒所传达的常识了吗?又有多少人只是将阅读韓寒当作生活中的一项娱乐?还有多少人将谈论韓寒当作一种自我标榜的手段,就像他们将手提LV作为炫耀的方式一样?
在我看来,如果将我们走向公民社会的过程比喻为一顿大餐,那么韓寒只是一道开胃菜,他味道十足,热量又不高,几乎无人不爱。对于一顿大餐而言,开胃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仅有开胃菜,那么谁都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和热量。
开胃菜无法代替主菜——这就是我对韓寒现象的态度。韓寒唤醒了许多人的公民意识,但仅凭一个、两个、一万个韓寒,公民社会无法建成,因为韓寒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他善于写出机智的话语,但缺乏更广泛的阅读和更艰苦的智力跋涉;他关心公共事务,但他的嘲讽态度有催生犬儒的危险。
韓寒是一道美味的开胃菜——太美味了,享用它又太简单了,以至于很多人不愿意面对下一盘主菜。更可怕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主菜的存在,一道开胃菜就让他们惊讶和满足,他们以为开胃菜就是全部。但是,没有主菜的大餐永远是残缺的,就算主菜吃起来是那么费劲,它的味道又是那么平淡。
提示:由于本博客所在的服务器将hanhan的姓名设为了敏感词,所以含有hanhan姓名的评论都无法发出,请使用拼音,或者像我一样,使用繁体“韓寒”。见谅!
本文只写了开胃菜不能提供营养,却米有写如何吃到大餐~~
同意
难道来读你的博客就是大餐?哼哼,这就叫要饭的还嫌米臭
其实很简单啦,大餐在无穷无尽的书海中和对困扰人类的种种复杂、纠结问题的思索中……
倒,我这里能算一颗花生米就不错了,说“A不是英雄”不等于“我是英雄”,逻辑还需加强呀
我认同这个观点,正是我心中模糊成影的话,甚至我的更激进。
那这份大餐估计广大P民们还是只有远观滴份鸟…..
说的不错。然而正如大餐不如庸众法眼,理解你的观点的人本身也不满足于开胃菜。交流有时是件徒劳的事情。
赞楼主。许知远说得有道理,很多人推韓寒只是为了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或者满足于他点到即止的质疑。但我觉得这在一个国民素质落后的国家里是不可避免的。从效果上来说,我认为这种推崇利大于弊。我们现在需要呼唤公民意识,只要能让这种呼声传的更远,即使有点失真,总比寂静无声的好。(我们网民有4亿,即使都顶韓寒,在14亿人口面前还是小部分。所以我认为公民意识还在需普及的阶段。)
而我们不满足于开胃菜的人能做的,就是为提高国民素质而努力。让他们看到,开胃菜后面还有主菜,让他们意识到开胃菜是不够的。当大家都醒过来的时候,改变才能发生。
而许知远老师所说的反抗,我持保留意见。我觉得没有国民基础的反抗,只能是一小部分精英的反抗,即使有民众加进来,还是会因为不能理解反抗的主旨而无法拧成一股劲,关键时候扛不住,只能重复8X8的悲壮。
个人觉得伟大的不是为什么而轰轰烈烈地死,而是为什么而忍辱负重地活。你们说我愚蠢也好,说我懦弱也好。作为一个工科生,我不会成为天边燃烧着的指引道路的星星,我只会和无数人一起,默默地在地上修建一座通往星星的阶梯。
其实,我觉得这个不是愚蠢也不是懦弱的表现。其实我更加期待的是这样的一个社会,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或大或小,做得很快乐就很好了。
这个社会有很多在指引道路的星星们正是因为更多的人还没有对有星星的天堂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向往,或者他们还没有获得默默在地上修建阶梯的权利。
同意,现在围观韓寒已经成了一种现象. 我本人也会经常看他的博客,但是最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觉得他本人和围观者好像都在逐渐变得偏激起来.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在发现有如此多的人关注自己之后他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
同学曾引用过一句话,说韓寒其实是让更多人用另一种方式沉睡。(差不多是这样的……)
当时并没有理解。看到这篇文章稍稍想通了些吧。
(为自己的浅薄努力反省……)
以前的物理老师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不在于某几个人想得有多深,而在于清醒的人所占的比重。
我想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艰难的坚持。
很感触于楼上所说的,“我不会成为天边燃烧着的指引道路的星星,我只会和无数人一起,默默地在地上修建一座通往星星的阶梯。”
我还很茫然。但是,只有,只要,默默坚持。
作者说的比较中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尤其是这句:
韓寒是一道美味的开胃菜——太美味了,享用它又太简单了,以至于很多人不愿意面对下一盘主菜。更可怕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主菜的存在,一道开胃菜就让他们惊讶和满足,他们以为开胃菜就是全部。
其实韓寒未必不能成为主菜,只是他自己或许也认为时机不到吧………..
该什么时候上什么菜,是不能乱的,尤其是社会领域,真以为暴力机关是纸老虎么?
所以说作者其实心急了点……于是就显得苛求了点……..
作者说的比较中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尤其是这句:
韓寒是一道美味的开胃菜——太美味了,享用它又太简单了,以至于很多人不愿意面对下一盘主菜。更可怕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主菜的存在,一道开胃菜就让他们惊讶和满足,他们以为开胃菜就是全部。
其实HH未必不能成为主菜,只是他自己或许也认为时机不到吧………..
该什么时候上什么菜,是不能乱的,尤其是社会领域,真以为暴力机关是纸老虎么?
我发了三次才发上去,认真的自我审核了半天,才发现HH原来真的是一个敏感词。。。。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里寻找大大餐是需要太多的时间,体力,智慧的
赛车技术不是顶级的,
写小说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儿,讽刺太直接而文笔稍欠。
所以,别人说韩老师不配享有如此高的声誉有一定的道理。
南方周末把韩老师捧为年度人物,可能看重的是韩老师比别人更喜欢说真话、对社会阴暗持尖锐的批评态度。
我觉得吧,韩老师是造出来的神,有股子阴谋论在里面。
强力握手,我也同样欣赏HANHAN和许知远,他们都是冷静清醒的人。
倒是那些恶语讽刺许知远的知识分子,让我看清了他们的心胸和眼光。
恩,媒体对韩的热捧都附加了自己的价值观
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同理每个人都有自己起作用的方式。就我来说,我是一个工科生。我现在能做到的,就是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能力,使我在以后能掌控更多的资源(财富、人脉等),然后我就可以将这些资源分配到开启民智中。比如,投放到对下一代的教育中。在体制内,也许他们学到的是经过歪曲的真理,但谁也歪曲不了追求真理的方法,让更多人接触到这些方法,他们总会找到被掩盖的真理。
个人觉得,民族的强盛始于个人的自强。在这个公民意识呼声越来越强烈的时刻,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行动起来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创造更多财富(假设郭嘉的剥削没有变本加厉,那么自己能掌控的也就越多),并使之流向正确的地方,那么这个社会正义的力量会慢慢多起来,总能坚守到把酒言欢、言无不尽的一天。就算这天很远,我们死前还没看到,但追求自由的道路还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情我看不到,但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个,心里就很高兴。(小波同志千古!)而且就现在看来,不会那么远的啦……
可是你所说的大餐在任何时代及社会都只对极少数人吧.
这还是头一次在网上看到的有关hh现象的很有道理的评论。
的确,是一道开胃菜,开胃菜不是不好,但是不能只吃了开胃小菜就得瑟了,就标榜自己品味啥的了,开胃菜的目的顾名思义是让人有兴趣去吃后面的大餐。
所以,大家还是努力的去看看去试试后面的大餐,开胃菜嘛,每顿吃吃还是挺开心的嘛~
HTTP 错误 900.1 – 您发送的信息中包含特定关键字,发送失败!
怎么也找不出这个特定的关键字来,哎,真敏感。发不上去。
“其实HH未必不能成为主菜,只是他自己或许也认为时机不到吧………..”
虽然是揣测,但“时机不到”的确是一明智观点。
开胃菜没吃下,胃没暖好,主菜吃不下去,勉强吃下了,消化不良是小事,造成以后长期 过 敏 反 胃就不好了。
楼主莫非是主菜?还是多做几道开胃菜吧,现阶段对大众来讲也许意义更大。主菜就先留着自己或小范围内慢慢细细品尝吧。
另附关于许知远《庸众的胜利》的评论一篇
http://www.douban.com/note/71001757/
餐在无穷无尽的书海中和对困扰人类的种种复杂、纠结问题的思索中
方大哥你这句回复的话才是经义所在
不过我读你的这篇文章仍觉得有些东西你还没道出来
但我也说不清楚
伟大不是轰轰烈烈地死,而是忍辱负重地活
不会吧 HANHAN 在你这进了敏感词库了 杯具了
恩,我博客所在的服务器所设的敏感词,我也没办法
不敢苟同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民族里像hanhan这样的人多了起来,黑暗才可能被揭露出来。难道说真话不是一种勇气吗?我们现在很多人善于撒谎,而且把谎话都说的有理有据。民众已经被忽悠的不知黑白了,没有正确的引导,国家强奸了民众的意志难道还要民众为此欢呼雀跃,如果是这样,我们何时才不是庸众。如果我们有一点觉醒都被称为庸众的话,那么我们最终会成为全体的庸众民族
最后,连hanhan这样的字眼都被认为是敏感词,我不知道是不是庸
呵呵,不论是我,还是许知远,真的没有在否定hanhan的意义。我想我们讨论的东西不在一个层面上。
敏感词纯属我博客所在的服务器所设的,我也很无奈。
HH所做的是说出一些常识,这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再深一些吗?对普通人来说很难。但我觉得以HH的智力,不能光读南都,还要读一些大部头的书。
这个社会的公民还没有学会怎样真正理性的思考,他们激动只是因为他们可以为自己的某些自由摇旗呐喊。然而有些权利是需要被让度的。而被让度权利的边界在何方至今仍没有定论。这些,普通的民众又了解多少呢?所以说,公民意识,只是一个萌芽。能走多远还要看整个社会的民众教化的程度和思考的能力。
如果中国的年轻人都来读HH而不是郭敬明,那么,中国会变成什么样? 更美好这个词我觉得还值得商榷,在现在的中国国情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能怎么样呢?
有这样一种观点,之所以新闻娱乐化大受推崇,很大程度是政府主导的。大家都娱乐吧,这样社会才和谐啊。
我们就像是玩偶,手中握着一条隐形的线,自以为很自由,其实有人在引导,在控制你。
其实我同意许知远的观点,也同意你的观点。HANHAN仅仅是一个标识,告诉中国的年轻人还应该有一份对社会的关注和热忱。他不可能成为中国公民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引领者。目前来看,中国的公民社会,虚无缥缈,远得看不到一点印记。
又见常识……
你作为一个记者,没有搞清楚所谓主菜何在,却去评论开胃菜;如果找不到症结,又何必迁怒于在作努力的人。大概其你没有读懂中国,南方周末则更没有。
对不起,说话得有证据和逻辑。你的句子不仅有许多语病,逻辑也有些问题。
首先,我并没有“迁怒”,我有什么好愤怒的?相反,我很欣赏韩少。
其次,且不论我搞没搞清楚何谓主菜(实际上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算我没搞清楚,就不能评论开胃菜了吗?这是什么道理呢?
第三,就算你前半段的指责都成立,就能推出我“没有读懂中国”了吗?
第四,就算我没读懂中国,又是怎么推出“南方周末更没有读懂中国”的呢?
你的意思是,你是主菜?
韓寒不是想成为韓寒而成为韓寒的,他是一个时代的必然。
这样的开胃菜只有一道。
我想问博主,主菜在哪儿?出来让我们尝尝味道呗。
我咋觉得那么多评论都是脑残写下来的啊?
博主写的在理,读韩的文章,只是一个有着“启蒙”意义的过程。启蒙完了还要下硬功夫,一步一步走向公民社会。
关注博主几个月了,文章很给力~我喜欢。
那么,下一道大菜是什么
是啊,开胃菜,连发一篇文章都不能流畅的使用正常的文字,还要用拼音,正体字,异体字来代替。就这样还想想用大餐?不是大众不想享用,而是没有吧!
就算他是开胃菜,比你“酸菜”也要强得多吧?自己没本事让人开胃,偏偏又心胸狭隘,就是你与许这些酸臭文人的德性。
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生气,连看都没好好看文章就发火了。如果你是hanhan的粉丝,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理解的,但还是觉得你有粉丝的热情,没有粉丝的理性。我觉得不管是方老师的这篇,还是许知远的那篇,都是很中肯的评价。
看到这篇下面这么多脑残评论 真心觉得心累啊 不知道博主你有时候有没有觉得心累? “理想主义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强大的实力” 博主的内心和实力都比较强大~~~ 作为普通人(我) 就是在漫漫长路中历练的过程
以前看到有人说:“理想主义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强大的实力,否则一切嬉笑怒骂都是坑爹的。” 初步肉眼判断博主具备此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