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算不上什么“事件”,只是一段小插曲而已,不过它所折射出来的现象却有点意思: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是如何被各方阐释、利用,甚至曲解的。在此记录下来,供大家继续阐释。 :)

一切起源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南方报业新人入职培训。今年南方报业共招聘了57名大学毕业生,大家在培训中被分成了7个小组。按照惯例,除了平日里上课之外,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个节目,在培训结束后的晚会上表演。

负责带我们培训的姐姐早在第一天就声明:节目没有任何限制,恶俗、低俗都可以接受。可惜当时还没有“反三俗”的说法,否则可以更加言简意赅。

我所在的小组有一位能歌善舞的新疆姑娘,所以我和同组的蒋同学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今年春晚的招牌节目——《党的政策亚克西》。我们觉得,把这个节目改编一下,会非常有喜感。

于是我改编了歌词,将其变成《南方报业亚克西》。遵循着恶搞的原则,新的歌词加入了很多戏谑的段落,比如:

笔试面试从没谈待遇
心里至今还没有底
公费医疗生病不用急
最低工资高达一千一
(白)合同工资一千一!亚克西!

这个段子来源于我们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上面所写的工资统统是1100元。当然,据HR解释,这只是为了方便,和实际薪酬无关,不过足以构成一个小群体内的笑点了。

欢快的曲调,欢乐的歌词,加上新疆姑娘编的风味十足的舞蹈,再加上租来的新疆服装,我们的节目果然效果很足。在最后的晚会上,《南方报业亚克西》被安排为开场歌舞,奠定了整场晚会恶搞而又欢乐的基调。

所以,正如东方愚所说,这是一个类似于中央电视台内部恶搞《东方红时空》的节目。如果说《党的政策亚克西》是宣传机器在没有廉耻底线地开动,那么《南方报业亚克西》可以视为对这架宣传机器的戏弄和解构——当然,这样的解读也有点拔高,大家的本意只是借用一些本来就很可笑的东西娱乐一下而已。

后来,人力资源部的同事把我们的培训写成了报道发表在内部报纸《南方报人》的头版头条上,大标题就是“南方报业亚克西”。必须承认,这是一篇写得很党报很八股的报道,唯一的亮点就是标题。当“南方报业亚克西”几个字出现在这样一份严肃有余的报纸上时,它原有的恶搞含义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为各方所共同接受而又留有想象空间的默契。

再后来,这张被贴在南方报业大楼一层布告栏的报纸被记者拍下来,传到新浪微博上。财经网在微博转发了此照片,并评论道:

当我们愤世嫉俗地指责他人的不堪,转身却发现自己其实也最喜欢这种不堪。反对往往出自得不到的嫉妒,反对派的手段往往比当权派更狠毒。

这段话说得很故弄玄虚,其实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们南方报业嘲笑党的政策亚克西,其实你们自己也喜欢被吹捧成亚克西。你们的嘲笑和反对只是因为你们没有掌权,你们要是掌权了,肯定比党的政策亚克西还亚克西。

作为“南方报业亚克西”的始作俑者之一,我感到压力很大。财经网的解读真是天雷滚滚,既缺乏对基本事实的求证,更充满了小人之心和权术思维。在他们那里,“亚克西”被阐释为一批伪自由主义者、真独裁者的自我陶醉,这个来自新疆的赞叹语摇身变成了财经网攻击竞争媒体的武器。

从单纯的“好”,到宣传机器的开动,到民间话语对官方宣传的解构,到准官方话语的去解构,再到刻意的权术思维阐释,这是“亚克西”三个字走过的意义流变之路,其中的诸多转折颇耐人寻味。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上面所指的“财经网”也许仅仅是财经网负责维护微博的那一个人。早在两个月前,我就曾提出媒体机构在维护微博时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财经网的此番发言并不是它第一次令人大跌眼镜,之前它就曾转载过假新闻,还常常唠叨一些大妈式的话题——关于这个问题,就需要另一篇文章来详细讨论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