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有一个心怀天下的理想:做出最优秀的搜索引擎,帮助所有百度用户更便捷地找到信息。他说,这是他的信仰。

在百度官方的记述中,高中时一次计算机竞赛的惨败是这个信仰之源。当时,在阳泉读书的李彦宏到省会太原比赛,一直成绩优秀的他最后很多题都没做出来,大受打击。在太原的书店,这位高中生才发现,信息的传播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

这是我们关于百度和李彦宏的稿件《漩涡中的中国首富》中的一个细节。

我相信百度的这番官方记述。在我看来,李彦宏是一个典型的北大人——背负着社会责任感。你可以批评李彦宏的骄傲、自负,但你很难否认他为这个社会带来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他有心经营的,绝非无意间做到。

我更相信,有不少百度员工也是怀揣着类似的理想在从事着自己的工作。比如我的一位好友,他的梦想是构建一个所有人都能享用的免费电子图书馆,以填平大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农村地区之间巨大的知识和信息鸿沟。他在大学时萌生了这种想法,那时他在北京上学,放假回到家乡发现,比起北京,那里是一片彻底的文化沙漠。

听到他的故事,我的心砰然一动——我不也曾经批评过自己的家乡是文化沙漠吗?

其实,不管是他,还是李彦宏,还是我自己,我们都生长自小城,都怀揣着关于信息的理想。

李彦宏希望自己帮助用户便捷地找到信息;我的好友期待填平不同地域和社会阶层之间的信息鸿沟;而作为记者,我也有自己关于信息的理想:促进信息的自由流通,尽力避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力量的阻碍和影响,让所有人都能够全面地掌握信息,而非永远生活在一种声音的世界里。

所以,我和我的同事要关注百度。我们看到,百度正走向李彦宏理想的反面,这家公司的许多做法都阻碍了信息的准确和全面获取,破坏了信息流动的生态,让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政治和经济力量的过多干扰。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经过调查,我们认为,这和李彦宏本人的性格有关,也和百度公司的某些高管有关,更和这家公司所在的大环境有关。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李彦宏和百度似乎已经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何出发。

对于我们的稿件,有人激赏,有人不屑,这都很正常。不太正常的是,我们自己的网站上没有刊登这篇稿件,幕后原因不言而喻。这是百度走向李彦宏理想反面的又一例证,也是一个巨大的隐喻:理想尚未实现,同志仍需努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