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2月19日,星期一。从中午开始,北京东二环与东三环之间的日坛北路附近,出现了反常的严重拥堵。
车辆和人群涌向一个被高墙和武警严格保卫的院子。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段,这个院子的占地面积达到了六七个足球场的大小。院子里的楼房低矮、朴素,与周围密集的摩天大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个院子,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
当天上午,东北邻国传来消息:金正日病逝。消息公布后不久,若干名身着黑衣的男子登上朝鲜大使馆主楼的楼顶,手动将竖立在楼顶的国旗降至旗杆的一半位置。
大批记者和吊唁者赶到朝鲜大使馆。下午,使馆所在的日坛北路实行交通管制,机动车禁止通行,只有使馆牌照的车辆间或出入。警车、警察、便衣聚集。行人和非机动车可以通行,但聚集在门口的记者被要求站在警戒线隔出的一小片区域内。
天气寒冷,记者们守在使馆外,也得不到太多的信息。电视台的记者大多只能站在摄像机前拍一段出镜镜头,指指身后的使馆主楼上降下的半旗。
朝鲜大使馆正门偶尔有车辆出入,吊唁者则走位于东侧的小门。每隔几分钟便有前来吊唁的朝鲜人出入,他们大多三五成群,眼眶潮红。也有乘坐大巴车集体进出的。面对记者迎上前去的提问,闭口不答。
下午3时左右,有一男一女手捧白花结伴行至朝鲜大使馆正门外,将花放置在地上后即转身离开。使馆方面也没有派人出来将花收回。
吊唁的人群给使馆北边的金苑花店带来了很大的客流。我下午三时许进入花店时,店内有六七名朝鲜人正在等候,神情严肃。“他们必须要那种白菊花,”老板娘说,“我们没有多少存货,很快就卖完了,现在只能紧急调来一批货,正等着送过来。”
没过多久,一大箱白菊花被送到花店,共700支。这批花被迅速包装后,由一名名前来吊唁的朝鲜人捧进大使馆。
签证业务停止办理,有人通过签证处门口的对讲机与使馆内工作人员通话,被告知:需要等到2012年再说了。
朝鲜人开设的餐厅、商店都已停止营业。中午,有记者来到位于大使馆东侧的银畔烤肉店,推门进入后,店内人员告知:今天不营业。下午,烤肉店已大门紧锁。
去年南非世界杯结束后,曾有网友在这家烤肉店发现足球明星郑大世,他和教练金正勋在内的全队45人在餐厅用了午餐。后来,郑大世在他的日文博客上写道:“看起来我很出名嘛,在北京的街道上有人认出我,他们和我说话就好像我是摇滚明星一样。”
这家餐馆的金经理之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餐馆属朝鲜政府所有,所有营业额都会上交朝鲜政府。“午餐是免费的,因为餐厅是国有的,接待从朝鲜来的体育运动员及官员是餐馆的一部分责任。”
第二天、第三天,九常委均赴使馆吊唁,在金将军遗像前久久鞠躬。
在这个院子里,一切都如同那灰黄色的建筑一样严肃、悲伤,让人无法揣度那究竟是策略还是真诚;在第二天的报纸、电视上,尽管有许多记者抵达了现场,采访了专家,但所有媒体的报道都如出一辙——实际上他们的确出自同一个叫做“新华社通稿”的车辙;而在Twitter等网络空间里,创造力爆棚的网民们早已创造出了一个个经典的段子,嘲讽一个独裁者的死去。
二
12月20日,星期二。上午10点,我抵达了离朝鲜大使馆不远,同在日坛使馆区的捷克大使馆。
想象中的人群并没有出现,使馆大门紧闭,冷冷清清。询问过门口站岗的武警才确认,今天可以进去吊唁。
和使馆里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门开了。走进使馆才知道,我是今天第一个前来吊唁的人。通过两道门进入使馆主楼,高个子的捷克大叔向我微笑问好。
传说中的“公众吊唁厅”只是一个很小的房间,小到只能放下一张会议桌,几把椅子,一个书柜。
桌上摆放着一张哈维尔的遗像,一台不断滚动播放哈维尔照片的显示器,一面欧盟的旗帜和一面捷克国旗,还有一个留言本——当然,桌上还有吊唁者送来的一束束鲜花。
我看了看哈维尔的照片,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在留言本上写下一句话:
您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影响将如您的风骨、智识一样长存。
其实我知道,在中国,知道哈维尔的人并不多,深入了解他思想的人就更少了。他的逝世原本可以成为一次让更多公众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者和行动者的机会,但是很快,人们的兴趣就转移到了那位死去的独裁者身上。
所以,哈维尔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影响,也许十分有限,甚至微小。但我真的相信,他的影响可以长存,因为那些愿意关心中国和世界的前途和命运的人们,那些愿意沉潜下来以深入的阅读和理性的思索来面对世界的人们,那些生活在真实中的人们,总可以接触到哈维尔给全人类留下的思想财富。
而今天的中国和中国人,确实需要这笔财富。
三
前几天,中国政府说,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金正日,我当然要拒绝这样的被代表。
今天,我又听说,中国政府没有吊唁哈维尔,不过没关系,捷克大使馆会将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公民们的缅怀与敬意送到那个遥远的国度。
第一次知道哈维尔来自你的博客下方这个有意思的《对话守则》;第二次知道哈维尔就是这篇文章中零星提到的;但愿第三次能够在他的作品或者和他有关的作品中了解他。
不知道你对哈维尔曾接见dalai lama 和rebiya持有看法。
我的看法是:我们对dl和rby需要有更全面的认识,然后才好谈论哈维尔和他们见面的事情。
对使馆还不是很熟悉
就这样被你代表了
PS.准备拿美国绿卡不?
能毕业找到个工作就不错了,还绿卡呢,连能支持H1B都不好找。
你不能指望着公众们知道一个的学者和一个支持中国分裂力量的普通国家政治人物的名字。知道哈维尔的还不如知道哈耶克的多,有人故意开玩笑说,为了纪念哈维尔,我特意找出他的经典著作《通向奴役之路》又读了一遍。
有个五毛嘲笑公知的段子,金死后有公知发微博说键盘上字母的顺序为“L”(拉登),“K”(卡扎菲),“J”(金正日),下一个就是H,呵呵。公知嘴里H的原意当然不是指哈维尔了。五毛嘲笑说这是三炮的又一精确打击。哈维尔的思想不是太了解,没看过他的著作,二手的倒是见过一些,不过他更多的是以一个政治家来影响世界的。只是他的行为,显然已经触及了中国政府的底线,也触及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底线,即使他的思想很正确,他想在中国成为一个正面形象是不太可能的。在失去共产主义信仰以后,不能不承认的是,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凝聚这个国家的主要力量之一。不过,通过公知的宣传,民族主义这个原本中性的词,现在好像有点贬义了。但这也改变不了民族主义在民众当中充满力量的事实。民众的看法和行动,很少会考虑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他们很可能一边践行着某种思想和主义,同时口头上还在跟着大流鞭笞着这种思想和主义。从二战后开始,基本上就是发展中国家以民族主义来团结国民来对抗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借民主自由之名来压榨发展中国家。这话也许有些难听,我知道西方学者们是真心的向往民主和自由,我也觉得民主和自由很好。但是,国与国之间没有规则,国与国之间就是一个利维坦,民主和自由,只是发达国家的萝卜罢了,以萝卜之名来挥舞大棒,这是政治家常干的事。民主和自由,需要国民自己去争取,而不是靠着富国的施舍,带路党之流,靠不住的。哈维尔显然有着向中国强行推销民主和自由的行为,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他不仅仅是单纯的宣传他的思想,这我可以接受,他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分裂中国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是以反独裁为名进行的。
我对公知们宣传的思想基本上都不太感冒,他们大多宣扬的是怎样的社会是一个好社会,但通常缺乏将这种社会付诸实现的能力,甚至有些宣扬太脱离实际,空中楼阁的东西,受此影响的民众,可能会成为前进的阻力。现有政府虽然不是很好,甚至说很不好,但我目前找不到一个可以取代的更好的力量。我觉得现行可行的路就是,促进现政府的改革。而这种促进,不是通过逢共必反来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挟民意的督促和建议,这几年这种例子很多。在这方面,南周原来是领先者,但现在感觉有些落伍了,有些沦落为单纯的反对者的角色。相反,作为喉舌的cctv反而有很大的进步,偶尔看过几次cctv13,觉得现在很不错。比如小悦悦事件,网媒基本上只是一味的抨击,世风日下,并因此归咎于政府。而cctv13呢,不仅仅是抨击,而且还举了好几个其他地方此类事情路人进行救助的例子。我觉得这样的引导就很好,不隐瞒丑恶,但给人希望。单纯的一味的抨击,只会造成更败坏的社会道德。南京老太案的社会的影响已经很明显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过最近央媒走基层系列,已经摆脱了原先的假大空,我觉得很好。公知们有些脱离地气了。
呃,你没有发现,走基层系列基本上是在表演么……这个东东是某高官以政治命令的形式推行,以获取政治资本的方式而已。下面是奉旨表演,当然不否认,有人在这个命题作文下还是做出了一些好东西。
至于你对国际关系的解读,我不赞同你,但现在确实没有办法反驳你,因为我自己也在不断思考这个问题。不过有一点可以与你探讨:民主和自由需要国民自己争取,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但你接下来对“富国施舍”和“带路党“的批判,是不是陷入了”境外反动势力煽动“的阴谋论逻辑呢?其实很多事情背后,根本没有发达国家的因素,包括现在左愤骂南方报系是汉奸、西奴,也完全是很可笑的事情,因为南方报系明明就是党的媒体啊。wukan事件也是一样,这一次广东省工作组没有用”境外反动势力煽动“的说法,是一个大进步。
部分公共知识分子脱离地气,我同意。但很多左派、民族主义者也缺少对事实的了解。
有关键词,分段回了.
怎么说呢,“境外反动势力煽动”预设了一个支持现政府的立场,而这个立场我是没有的。我的逻辑应该是,我们不应该“引虎驱狼”,而我认为,带路党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我不觉得以为西方国家以推行自由民主为手段实现自身国家利益就是阴谋论的想法,从历史和现状来看,这一论断都有着坚实的事实根据。而且这也谈不上多邪恶,国家立场不同罢了。
很多事情背后,是没有西方背景的,这个我同意,尤其是很多地方quntixing事件,基本上西方插不上手。但是,在事后报导和舆论引导上,西方对媒体的渗透我相信是有的。这种渗透未必是靠直接发钱,有人是领钱的,但是领钱的未必就真的是汉奸,很大一部分人我相信他们是有良知和真心为祖国好的。但是他们所托非人,靠人不如靠自己。如何去斗争,去争取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自由和民主,这是我们当前应该思考的最紧迫问题。但现实是一团浑水,很多人说自己是被精英生生恶心成五毛的,就反应了很大的一个问题。内耗太严重了,不同派系互相耍嘴皮子,反而耽误了正事。
关于走基层,你觉得是某人政治投机,无所谓啊,西方选举玩的不也是这种政治投机么。在某些压力下政客做出讨好人民的事,不是挺好的现象么。没有看全这个系列,琳琳散散的看了cctv13的一些,我觉得很真实。贵州山区小学生上学难,西北农民饮水难,还有我很关注的移民问题(我很早就认为中国有些地方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想扶贫只能移民,最近提出的中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我觉得很好,看后期实行如何了),都是些很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基层问题在主流媒体上太少见了,可能是因为缺乏噱头吧。以后如果这类报导多起来了,我觉得是一件很大的功绩。
另外,想问两件可能不能说太细的事儿,一个是去年维基解密和贵社某社长免职的事儿,一个是方舟子最近爆出南都某记者要他整某局长黑材料的事儿(这事阴谋论一下可能还涉及到某省和某市领导的斗争,挺好玩儿的),不知道真假。
我来回答2楼,当局在处理疆藏关系上极度愚蠢,正确的是互相理解和对话。应该吸取西班牙和英国处理相同问题的经验。当年要帮执政时曾考虑从藏撤军,实现自治,大和尚也从未放弃对话。有时愚蠢的令人叹息,9大难道不知道他们向金鞠躬是耻辱
yaobang的少数民族政策还值得夸奖么……两少一宽的流毒还不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