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社会里,你用什么方式获取高质量的新闻?”
一个月前,我在问答网站“知乎”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说:在信息过剩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从怎样的渠道阅读新闻,本质上是选择哪些人为我们挑选、供应新闻——如果你选择看报纸、杂志、电视,那么为你挑选、供应新闻的,是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如果你选择从门户网站获取新闻,那么为你供应新闻的依然基本上是传统媒体的编辑,只不过这些信息经过了门户网站编辑的挑选,和一定程度的加工;如果你从微博等SNS平台看新闻,那么你所看到的信息是经过自己的好友,以及一些媒体官方账号、微博营销账号挑选的。
但是,如果你希望获取大量、优质的信息,以上这些信息源或许还不够。我认为,你得用rss订阅一些靠谱的博客和独立网站,许多博客作者是在真心诚意、不计回报地贡献优质内容。
在这个全民微博的时代,博客为什么还没有死掉?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技术虽然已经显得过时,但它依然在为公共言说贡献着微博和SNS无法替代的平台。网络门户的信息再海量,SNS的互动再贴心,也取消不了博客的意义:它们大多独立生存,访问量不及门户的零头,但却坚持在为公共空间贡献着纷繁多样的、有价值的声音。
这些声音可能来自韩·寒、李承鹏这样的意见领袖,可能来自月光博客这样的技术流,可能来自煎蛋这样的海量趣味信息汇集,也可能来自你的同窗好友,你的暗恋对象。
实际上,博客是“选择信息源即选择人”的最集中和彻底的体现。每一个rss源,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鲜活的个体。选择订阅哪个博客,就是对博客作者本人的直接信任。我的Google Reader里,最喜欢的博客作者之一是一位名为范志红的营养学家,她每天分享一些健康饮食、安全饮食的信息,既靠谱,又实用,这何尝不是对公共舆论空间的一大贡献?
我在写博客的这六七年中,也在朝着“为公共空间贡献一点点有价值声音”的方向努力。当我还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时,我写下自己对世事的评论,对教育的反思,收获了一些肯定和共鸣;当我成为一名记者,拥有了更大的平台去书写文字,我依然珍视着博客这个个人作坊式(而非工业化流水线)的平台,我在这里分享新闻产品生产线上的故事,探讨达成理性公共讨论的可能性,也触摸更宏大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我总觉得自己的博客文章不够好,但又有那么一些自矜:至少,有不少人在看了我博客之后,知道了哈维尔的《对话守则》:“1.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2.不做人身攻击。3.保持主题。4.辩论时要用证据。5.不要坚持错误不改。6.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7.对话要有记录。8.尽量理解对方。”我将这八条守则写在了博客的评论栏前,希望身体力行,倡导一种诚恳、宽容、推崇理性、相互理解的公共讨论氛围。
博客作为一种公共言说平台的魅力,令我对这种没有稿酬的写作乐此不疲。当然,如果说我在为博客纯粹付出、没有收获,也是虚妄之言——最起码,我收获了一丁点的薄名,拥有了一些真诚的读者,也因此结交了一些朋友。每一次,当有人说“我看过你博客时”,我觉得那是对我最佳的夸奖。
现在,又有一份意外之荣誉落到了我的这个博客身上——我获得了第八届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的“最佳中文博客”提名。我关注这个大赛已经很多年,也曾梦想能被选中,现在愿望实现,自然欣喜异常。而且,大赛给了一段我认为非常受用的评语:
“方是年轻而且锐利的新闻人,也同时在博客上拥有非常专业的读者群,他利用社会性媒体提升对传统新闻学的补充,尤其是主流媒体不能完整报道的内容,他的博客会提供更多视角。”
“Fang is a young and sharp journalist. Many of his readers are professionals who are relevant to the media. He uses social media to publish information that is complementary to traditional media. When mainstream media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publish the whole story, his blog provides more insights into what’s going on.”
在最后的投票中,我肯定不是iGFW、李大眼等博客的对手,不过,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在这里,我诚恳期待您能够为我的博客投上一票:投票网址在这里,可能需要翻墙,因为投票时需要使用Facebook账号或Twitter账号,不过Google账号和Yahoo账号也可以,页面上有具体的投票方法说明。
真诚感谢您!无论您有没有为我投票,我都会继续在这里为公共空间贡献一点点有价值的声音。
恭喜恭喜!!
我这两天也在思考有关“博客”这一形式的问题,虽是落日余晖,但仍不可或缺~坚持!
德国之声的投票界面很不友好,各种麻烦~~~但我还是给你投票啦。
从3年前开始陆续收藏了很多独立博客,大部分博主后来或因政治敏感,或因访问量低,或因兴趣转移,都没有继续更新下去。
谨以一票以表感谢~~~
已经投了一票,支持方老师,其实还是冲着奖品去的。 😆
哈哈,祝你中奖
😉 😉 支持
已投,支持方老师,支持独立博客。
谢谢你!:)
22的问一下,会不会邀请来德国?
不会……这个奖项就算最终得奖了,也只有一个新iPad……况且我得奖无望,呼呼
投票,顶!O(∩_∩)O谢谢你的博客,受益匪浅!
感觉你获奖无望,但还是给你投了两张票(不知道有没有犯规)。
每次在《南方周末》上看到有你署名的文章,我都集中12分的注意力。
第一次记住你还是去年你关于 立人大学的报道,你上课的视频我也看了,我也学新闻,觉得你比我们那些照本宣科的老师要讲得好。
这一次 立人 拟邀请的人中,也有你,不知道你还会不会去。
还有一点是,我觉得你写博客的频率降低了,只是贴一些你发表在《南方周末》上的文章,感觉很不过瘾。希望你能多些一点有价值的文章,为公共空间提供多一点点好的东东。
谢谢你。今年的立人大学我应该还是会去。我很想多写一些,无奈实在是琐事缠身,不似学生时有较多的空闲时间。不过肯定会尽量多写 :)
好久没仔细翻你的博客了,萌老师,今天终于有时间,感觉收获很多哦,期待立大再次相逢
今年你还来呀?
大从您的www.fangkc.cn的东西的人。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读你的东西,你太真棒。我爱你们已经来到这里,爱什么你说,你说的方式。你让娱乐和你们仍设法保持它的智能。我等不及要读你。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博客。祝你好运!
其實我打算討論您的博客文章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逼真的。我選擇聽到這個賬上的全新的東西,我真的在這件事使這個具體的幫助??每個人都很多相同的網站在我的美國。我能到一個很好看的話題,加上注意到一個偉大的博客數量,但在對比的是。謝謝你這麼多露出裡面 http://www.fangkc.cn
你好,剛剛發現在雅虎www.fangkc.cn ,發現它確實是真棒。我要去布魯塞爾觀看。我明白,如果你繼續寫關於這個主題在未來。很多人都將受益於你的寫作。乾杯! Akiko-Joya from dx-8.com
一些真正有趣的你有www.fangkc.cn 書面資助了我很多東西,正是我搜索:。
我非常感謝每一位www.fangkc.cn 信息讀取。我肯定會蔓延對您的網站與人語。的歡呼聲。
但要告訴大家,這是非常有用的,感謝您的時間來寫這。
I think that a foreclosures can have a major effect on the debtor’s life. House foreclosures can have a Seven to 10 years negative effects on a borrower’s credit report. A new borrower who has applied for a home loan or virtually any loans for instance, knows that the actual worse credit rating is definitely, the more complicated it is to acquire a decent mortgage. In addition, it may possibly affect a new borrower’s chance to find a decent place to let or rent, if that gets to be the alternative housing solution. Good blog post.
Bonjour, j’adore votre blog http://www.fangkc.cn. Yat-il quelque chose que je peux faire pour recevoir les mises à jour, comme un abonnement ou quelque chose? Je suis désolé je ne suis pas familiariser avec RSS? 新年快乐!
Bonjour. http://feed.feedsky.com/fang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