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兰州的最初印象,来自兰州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们——他们大多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共同特征,虽然远在西北求学,但你却经常会在京城各大媒体见到他们。据说,在不少学生心目中,到北京等大城市实习比在兰大教室里上课重要得多。
这是兰大学生活力的体现,但也是兰州这座城市地位尴尬的证明。如果在兰州有足够的实践和发展空间,谁愿意成为北漂呢?
作为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兰州除了历史文化,并没有太多傲人的资本。虽然有穿城而过的黄河,但这座城市的地理环境并不优越,甚至可以说有些恶劣,因为它位于山间河谷,形状狭长,最窄处仅有约2公里,发展受限。兰州在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上位列倒数第一,在GDP榜单上,排名也相当低。
如果你是以游客的身份来到兰州(如同我一样),那么你对它的印象多半会是好坏参半。你可以走过黄河铁桥,登上白塔山,俯瞰黄河边的城市,也可以去博物馆里面探寻历史,发现这座城市值得细细打量。而在兰州拉面、灰豆甜食、正宁路夜市中,又总有一款符合你的口味。
但是,当你在路边站了半小时打不到一辆车,好不容易打到车,还是跟别人拼车,还被堵在路上的时候,负面的情绪一定会涌上来。虽然堵车已经成为蔓延全国的城市病,但兰州的堵车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这里还是全国唯一一座对出租车进行单双号限行的城市。我曾问一位的哥:如果取消出租车限行,再增加一大批出租车,能否改善打车难的问题?他的回答是:不能,其实车的数量并不少,但运输效率实在太低,大部分时间都被堵在路上了,自然会难打车——说到底,还是道路建设、城市规划,乃至地域限制的问题。
而当你发现兰州鲜有公厕,仅有一些收费5毛的“私厕”时,这座城市最真实的一面才真正暴露在你的面前。
不过,无论是打车难还是如厕难,都很难直接去怪罪一座城市。毕竟,在这个年代,一座城市的发展并不是它的人民所能决定,也不是它的市长所能改变。兰州就像一个西北汉子,尽管粗糙,但却真实;就算囊中羞涩,却依然让人觉得可靠。
在兰州匆匆两天,印象最深刻的一则形象广告是:兰州,西部游的起点。“起点”这个词我很喜欢,就在前不久,兰州新区刚刚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这能否成为这座西部重镇的一个新起点?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很有把握,不过我对另一个问题比较肯定:我那来自甘肃的同学方丈和他的新娘华婉伶已经从幸福生活的起点出发了。这一次到兰州,正是见证了他们的幸福起点。
I’ll say the air pollution is most impressive thing of Lanzhou.
The air is not suitable for breath!
And the 1st thing came into my mind when I actually got there is how high the lung cancer rate in this city is?
Spend as little time as you can in Lanzhou, you won’t regret even if you skip it in your travel itinerary.
兰州的污染绝对是一大特色,正如兰州大街小巷藏着的美食,地道兰州人也未必尝遍。
希望新区的环境能有所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