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社会里,你用什么方式获取高质量的新闻?” 一个月前,我在问答网站“知乎”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说:在信息过剩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从怎样的渠道阅读新闻,本质上是选择哪些人为我们挑选、供应新闻—...
分类: 网事并不如烟
“政务微博”的背后:互联网企业与政府越走越近
“政务微博”又一轮大潮来了,舆论再次唱起了赞歌。 11月17日,“北京新闻发布厅”在新浪微博上线,集聚了21个北京市政府部门和6个部门政府发言人,看上去颇为热闹。随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也来了。11月2...
“你都有百度百科了!”
与人初次见面,总不免互相恭维,比如吹捧说你很有名啦,很有影响力啦,我是你博客的忠实读者啦,云云。有好几次,我得到的吹捧是:“你都有百度百科了!” 噢?是啊!在百度的搜索框里面输入“方可成”三个字,然后...
微博官方辟谣的界限在哪里?
近日来,微博辟谣成为热门话题,一些民间“辟谣联盟”吸引了众多关注,相形之下,作为服务提供商的网站官方所作出的辟谣及相应处罚却并未得到足够的注意和讨论。比起前者,后者由于能够以禁言、删除账号等方式直接干...
ProPublica的启示
ProPublica又得普利策奖了。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网络媒体势头迅猛,已经连获两年普利策奖。 消息一出,中国传媒界大致有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认为,ProPublica的成功再次印证了纸媒将死的预...
谣言与人心
自上周“金庸被去世”事件发生后,谣言再次成为网络上的热点议题。 某位意见领袖时评人,先是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了“金庸去世”的消息,发现是谣言后赶紧更正,并总结说:这件事让他认识到,微博既能传谣,也具备很...
中国互联网法治之惑(四)
法律是协调利益冲突的规则。在规制互联网的法律中,有一部分协调的是不同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另一部分则协调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 既然是“协调”,就需要在不同利益间予以衡平。然而,总体而言,在有关中国...
中国互联网法治之惑(三)
互联网反低俗运动仍在继续,这一次,“中招”的是大名鼎鼎的猫扑大杂烩。 6月22日下午,中国互联网协会下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在网站上对2010年举报中心第三批曝光网站整治情况进行通报:“站...
中国互联网法治之惑(二)
在面对外界关于“中国互联网不自由”的指责时,中国人总是喜欢回应说:天底下没有绝对的自由,互联网也一样。 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天底下的确没有绝对的自由,这是因为人类的各种自由和权利是相互纠缠的,在行使某一...
中国互联网法治之惑(一)
今天(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高调宣传了中国自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并明确表示“中国公民依法享有互联网上充分的言论自由”。 在白皮书的第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