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南方周末内部,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3年是一个坎,如果能迈过去,就会有很大的可能性长久留下。这道坎看似不高,但要迈过去,难度却相当大,许多人都在这个时间节点前离开了。 我也停在了这道坎前。 201...
分类: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一位老报人的审读风暴
这本来是一个让人感觉到希望的故事。很多人说,它有点像德国电影《窃听风暴》。 在那部电影里,忠诚的秘密警察魏斯乐在执行窃听任务的过程中,竟被他的监听对象所感化,思想逐渐发生了改变。一边是信守了一辈子的爱...
南方工作手记(14)中国媒体的世界观:远未成熟
一 置身人头攒动的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脖子上挂着2012年香格里拉对话(亚洲安全峰会)的记者证,我最后悔的是没有带上西服。 做记者两年,衣柜里的正装从未动过。因为怕长途跋涉中打理西服的麻烦,又觉这个季...
南方工作手记(13)辟谣的权利与权力
一 在讨论微博辟谣的问题时,有两个关键的概念需要区分清楚:权利(right)和权力(power)。 窦含章、吴法天等人“自带干粮”组建“辟谣联盟”,是他们几个人的权利。不论他们究竟辟了些什么谣,不论他...
南方工作手记(12)83岁老人的来信
几天前,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山东某乡村的信件,写信者是一位83岁的老人。他手写了7页纸,并附了一篇电脑打印的文章。在信中,他介绍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且向我提出了问题,我不知该如何回复他,就在这里节选一些内...
南方工作手记(11)为什么要报道南科大内忧
一 我为什么要报道“南科大内忧”?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内忧存在,所以我报道了。 可是,这个问题也可以说得很复杂,因为有人问:你这样报道,是不是想置南科大于死地?万一南科大的内忧被人利用,成为扼...
南方工作手记(10)意识形态问题
一 换做以前,如果我以读者的身份在《南方周末》上看到《地理“密探”拉响安全警报》这样的文章,一定会嗤之以鼻,并且感到疑惑:为什么这样的文章也能在《南方周末》上发表? 这倒不是说文章的质量不行——问题在...
“版头都改了AD!”
“…… 报社广告冲破了亿呀 钞票暖在了心坎里 真的吗? 真的,版头都改了AD! ……” 上周末的南方周末年会上,新闻部的编辑记者们表演了一出名为“百年大报亚克西”的歌舞节目。这个节目的亮点很多,最亮之...
南方工作手记(9)新闻实验
《红网:中国共产党官员被规定的纪律化生存》一文刊发于《南方周末》2010年10月21日B10时局版,这是一篇采用非常规的手法操作的报道,或者可以称为一次新闻“实验”。能够在宝贵的版面资源中给出这样...
南方工作手记(8)围困与突围
一 关于南方科技大学的两篇稿子是我加入《南方周末》四个月以来耗时最长、投入最多的一组报道。从开始采访到报道见报历时一个月,前后三赴深圳。 在一个选题上花费这么多时间,除了希望尽量多地采访到各方信息外,...